《搗練子令·深院靜》賞析二

這是一首本義詞。白練是古代一種絲織品,製作過程要經過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搗這道工序,一般都是由婦女操作的。這首詞的詞牌即因其內容以搗練為題材而得名。作者通過對一個失眠者夜聽砧上搗練之聲的描繪,寫出了抒情主人公內心的焦躁和煩惱。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這首小令的前三句是說,秋風送來了斷續的寒砧聲,在小庭深院中,聽得格外真切。

頭兩句乍一看是重複的,後來湯顯祖在《牡丹亭》裏就寫出了“人立小庭深院”的句子,把“深院”和“小庭”基本上看成同義詞。其實這兩句似重複而並不重複,第二句是訴諸視覺。然而盡管耳在聽目在看,卻什麽也沒有聽到和看到。這樣“靜”和“空”這兩個字,不僅在感受上給人以差別,而且也看出作者在斟酌用詞時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深院”是寫居住的人遠離塵囂;“小庭”則寫所居之地並非雕梁畫棟,隻是一個空空蕩蕩的小小天井,不僅幽靜,而且空虛。頭兩句看似寫景,實際是襯托出主人公內心的寂寞無聊。隻有在這絕對安靜的環境裏,遠處被斷續風聲吹來的砧上搗練之聲才有可能被這小庭深院的主人聽到。

第三句是這首詞的核心。自古以來砧上搗衣和搗練的聲音以致成為夫婦和情人彼此相似回憶的詩料;久而久之,也就成為詩裏的典故。李煜這首詞是從聽砧人的角度來寫的。這個聽砧人不管是男還是女,總之是會聽到這種聲音而引起相思離別之情的。所要指出的是,第三句雖連用兩個“斷續”字樣,涵義卻盡不相同。一般的說,在砧上搗衣和搗練的聲音,總是有節奏的,因此一聲與一聲之間總有短暫的間歇,而這種斷續的有節奏的搗練聲並沒有從頭至尾一聲不漏的送入小庭深院中來。這是因為風力時強時弱,時有時無,這就使得身居小庭深院中的聽砧者有時聽得到,有時聽不到。正因為“風”有斷續,才使得砧聲時有時無,若斷若續。這就把一種訴諸聽覺的板滯沉悶的靜態給寫活了。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小令後兩句是說,夜深了,月光和砧聲穿進簾櫳,更使人聯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綿綿的離恨和相思。因而長夜不寐,愁思百結。

後麵兩句,明明是人因搗練的砧聲攪亂了自己的萬千思緒,因而心潮起伏,無法安眠;作者卻偏偏倒過來倒果為因,說人由於長夜無奈睡不著覺,這才使得砧聲時斷時續達到耳畔。而且夜深了,砧聲還在斷斷續續的響,是伴隨著月光傳入簾櫳的。這就把聽覺和視覺相互結合起來,做到了聲色交融——秋月的清光和搗練的音響合在一起,共同觸動著這位“不寐者”的心弦。然而作者並沒有繪聲繪色,大事渲染,隻是用單調的砧聲和樸素的月光喚起了對一個孤獨無眠者的惆悵和同情。這正是李煜寫詞真正見功力的地方。

參考資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唐宋詞鑒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03 :130-131

原文《搗練子令·深院靜》

[五代]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