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揚州韓綽判官》解讀

詩的頭兩句寫景。第一句攝取的是遠鏡頭,揚州一帶遠處青翠的山巒,隱隱約約,給人以迷離恍惚之感;江水東流悠長遙遠,給人以流動輕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雖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黃,表現優美的江南風光。這兩句是從山川物候來寫長江以南地區,和後麵兩句的頹廢形成對比。

青山隱隱水迢迢,(遠景描寫——詩人站在江邊,隱約遙見長江對岸青山逶迤,隱於天際,江水如帶,迢迢不斷。)(“隱隱”和”迢迢”這兩對疊字,不但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 而且隱約暗示著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那抑揚的聲調中仿佛還蕩漾著詩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盡江南草未凋。(詩人站在江北,遙想江南的秋景——此時時令已過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蕭條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卻還未凋落,還是青山綠水,風光依舊旖旎秀美。真是很懷念遠在熱鬧繁花之鄉的朋友啊。)

二十四橋明月夜,(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裏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即吳家磚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而得名。但無論如何,明月照在揚州名勝二十四橋上,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深深的惆悵情思,引人遐想。這樣的月色、這樣的夜色多麽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從寄贈詩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來,此處玉人當指韓綽。)(韓綽,我的老友,當此秋盡之時,你每夜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詩人本是問候友人近況,卻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與韓綽調侃,問他這樣,不但韓綽風流倜儻的才貌依稀可見,兩人親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溫,而且調笑之中還微微流露了詩人對自己經曆和遭遇的感歎。)(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仿佛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詩人以調侃的語氣問韓綽,實際上是對長江以南風光的懷念。)

原文《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代]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