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古鄴城》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下馬走到鄴城上麵,城池空空有何所見?
陣陣東風吹起野火,日幕飄入昔日金殿。
城角與那望陵合遙遙相對,漳水滔滔東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宮殿成廢墟人已去盡,年年度廢春色來又是為誰?

注釋
鄴(yè)城:春秋齊邑,戰國魏都,三國時魏置鄴都,與長安、洛陽等合稱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戰火焚毀,民眾南徙,隋開皇十年(590)複為鄴縣。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
野火:此指焚燒枯草的火。一說為磷火,也稱鬼火。
飛雲殿:無考,當為鄴城宮殿一陳跡。
城隅(yú):城牆角上作為屏障的女牆。望陵台:即銅雀台,曹操築。
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經鄴城。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為漳河,今皆湮沒。
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尊為魏武帝。

參考資料:
1、劉開揚.岑參詩選: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11-12
2、孫欽善.高適岑參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90-91
3、高光複.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48-150

原文《登古鄴城》

[唐代] 岑參

下馬登鄴城,城空複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台,漳水東流不複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為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