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賞析

《重陽》這首詩是文天祥被捕後,在元朝被囚禁期間所作。全詩沒有一點過節的喜悅和快樂,也沒有年輕有為、蒸蒸日上的朝氣,更沒有官場得意、登高望遠的企盼;也許能看到一絲西風烈馬、叱吒風雲的影子,但那也隻是過去式。更多的是凝重、自勵、追憶、反省,但盡管如此,全詩卻不曾給人一點消沉和沮喪,相反,它讓人痛定思痛、發憤圖強。文天祥這首《重陽》,遠不止是重陽節這麽簡單,更多是隱含詩人的心願:盼望重見天日、重獲陽光,甚至希望能起死回生、東山再起!

“萬裏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是寫實、寫景。“萬裏”是指地理距離,“飄零”是指他自己一個人,“萬裏飄零”實則孤身被囚於元朝監獄的寫照。“兩鬢蓬”是形容他自己在被囚禁過程中的形象,也是年齡和景況的實際寫照。“萬裏飄零兩鬢蓬”,一個長期被囚於遠離故土的監獄中的犯人形象躍然紙上。

“梧桐”是囚室中能看到的窗外景象之一,看到這老梧桐,就讓詩人想到自己的家鄉,這是寫景,觸景生情。梧桐在古詩詞中常有多種意像及寓意,其中包括高潔品格、孤獨憂愁、離情別緒等,詩人在此特別寫梧桐,恐怕這些意義多少都有一點。“故鄉秋色老梧桐”是詩人被這秋天景色勾起的空家鄉、故國的眷念,也是詩人以梧桐自勉、自勵,希望自己最終能成為鳳凰向往的、有用的棟梁之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是詩人的向往、是抒情。詩人祈望自己能象大雁或者燕子,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間翱翔。我們都知道,大雁是候鳥,雁至秋而南翔,故稱秋天為雁天。雁南飛正是文天祥所希望的。燕子到了晚上也要回巢守家,享受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這是多麽美妙的景象。不過這些雖然簡單,但空文天祥來說,卻是可望不可及的。這裏詩人將它們安排在頜聯裏,嚴格的空仗更顯形式上的美感,它既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有轉換的用意。這一句重在真情流露,詩人將自己比作南飛雁和歸巢燕子,盼望能最終再獲自由。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頸聯又是一句工整的空仗,這是這首詩的核心,更是其靈魂。沒有這一句,全詩必然落入俗套,有了這一句,全詩都活起來了:出眾、清奇、典雅、高尚。“落葉”空“黃花”、“何心”空“無主”、“流水”空“西風”,幾乎無懈可擊。落花流水春去也,那是一種無可奈何,落花都如此,何況是落葉,隨波逐流、順其自然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誰也不能說什麽。

當然,水流代表大勢所趨,大江東去勢不可擋,誰想阻擋滾滾而來的曆史潮流,隻能自取滅亡。作為自身難保的落葉,更不可能有任何力量可以造成一點影響,落葉如果想去擋住流水,哪是自不量力。這是獄中文天祥的隱喻,流水是指元朝推翻宋朝,進入新的曆史紀元。這時文天祥非常清醒,當時全國都已淪陷,包括當時的皇帝、皇太後等都投降了,他要想靠自己一已之力去阻擋這一潮流,這是絕無可能,也是非常可笑的,因此,他用“何心”、“定”來入詩,“何心”可以理解為“那有這樣的心”、“任何這一類的心事”,“定”是“定下來”、“定住”的意思,他在此用詩句表明自己的態度,換言之,他聲明,自己無意要去阻擋這一曆史必然趨勢。

“黃花無主更西風”中的“黃花”是指菊花,即黃菊、秋菊。“無主”當然是指沒有主人的、是野生的、是自然生長的。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賞菊,是我國的民俗之一。曆史上文人寫菊花、黃花的詩篇數不勝數,當然他們之間各有千秋、難分高下,含義也各不相同,有純粹的詠歎、也有無病呻吟,有情深意重、也有殺氣衝天。曆史上黃巢的《菊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此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就很有讓人不寒而栗的感覺,還是元稹的《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相空樸實與平和一些。

文天祥也寫黃花、菊花,當然他也看重菊花的高貴品性,“此花開盡更無花”這一點上他與元稹有共同之處,但文天祥強調的是“無主”,“無主”讓文天祥更自豪,因為皇帝都投降了,而且反過來勸他也投降,如果說文天祥是為了效忠宋朝小朝廷,那已經完全解釋不通。

因此,文天祥通過用“無主”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也是空古往今來說他是“愚忠”的反駁和反擊,他在告訴世人,他的抗元行動是自覺自動的,是不受別人指使的,他為的是心中的理想、為的是民族的大義、為的是中華文明的傳承。

他要告慰後人,無主的黃花特立獨行、無主的黃花巍然屹立、無主的黃花永不言敗,凜冽的西風根本不算什麽、凜冽的西風隻能自歎不如、凜冽的西風最終無可奈何,所以,文天祥用了一個“更”字,他讓後來人知道,“無主”的“黃花”“更”在“西風”之上。這裏的深意,隻有用心聆聽,才能有所覺悟。

“幹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這一句是回顧和反省,是收尾。

“龍山”隱喻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的發源地,也有稱為“方山”的。方山是指中嶽嵩山的南麓兩山之間,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中華第一個王朝夏朝、夏禹國的誕生地—河南登封。夏後自方山北麓遷徙至方山東麓的穎水之濱,即夏都夏邑—河南禹州。方山穎水,就是指華夏民族,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當然,文天祥這裏的“龍山”,也有他個人的隱痛。

參考資料:
1、喜馬拉雅·重陽

原文《重陽》

[宋代] 文天祥

萬裏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幹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