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鑒賞

王安石回江寧為父親和長兄王安仁掃墓,不覺悲思萬縷,淚若江潮,白發先出,朱顏早凋,因而發出了軒冕不足樂、終欲老漁樵的感慨。大概是從父兄雖然學問卓越、誌節高尚,卻窮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慘淡經曆受到觸動,引發了他潛藏於心中的歸老田園、漁樵為生的意願。然而他也隻能借詩抒懷,不能付諸於實際。

此詩一方麵是表達了作者在掃墓時對父親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麵也是對自己推行新法時的艱難處境作了一番慨歎。

作者用“雪”與“朱”兩個頗具色彩的字極其生動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頭發與容顏因操勞過度而出現的未老先衰的狀況。當時王安石隻有三十二歲,本該是黑發朱顏,但現在是“白發爭出”“朱顏早凋”,顯然是想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感慨:自己雖然身居官位,卻絲毫沒享受到當官本該有的樂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以至於才過而立之年就華發早生、蒼顏畢現,世事實在是太艱難了。“雪”與“朱”相對,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歎之情。這種悲歎與全詩抒發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融合在一起,使詩人關於衰老的感歎更為深沉。整首詩把思鄉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歎、為官之苦有機地串聯,並用“雪”與“朱”這兩個字把王安石內心的感慨與苦楚更加深沉地表達了出來。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為了養家孝親,並非樂意官場,汲汲富貴。由於家中無田園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幾十口人賴其官祿,他根本就沒有條件依照自己的意誌生活。在他早年的詩歌中,就表達了“收功無路去無田”的無奈,既然“人間未有歸耕處”,他隻得“竊食窮城”、任職地方,但這並非他的本願,在《壬辰寒食》一詩中就表達了他的感慨。

參考資料:
1、2014高考語文.古代詩文閱讀.第二章第二節.人民教育出版社

原文《壬辰寒食》

[宋代] 王安石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
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