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賞析

這是一首詩,也象一幅畫.全詩僅以寥寥二十個字,便勾勒出一個嚴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個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詩一上來,展現在讀者麵前的是漫無邊際的靄暮籠罩著遠處的千嶂萬壑,曠野茅屋在凜冽寒氣的侵淩下顯得是那麽孤零安謐.起聯不寫行人的兼程尋宿,而先寫他已找到安頓處後從遠處看到的山村景象,這在布局上既避免平鋪直敘,又給下聯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和一種蕭瑟的氣氛.

下二句,由遠景逐漸移入近處,寫白屋有人歸來,引起了柴門外的犬吠聲,這聲音來得多麽突然,又是多麽可喜可親!如果說,上聯已構成了一幅寒寂清冷的風景畫,那麽下聯便是在這幅畫的顯眼處,納入了聲響和人物,添上寒風和飛雪,經這樣的渲染、照應,就把遙見的"蒼山"、"白屋",近聞的"犬吠"和眼下的"風雪"交織成章了.

劉長卿這首詩的意境是從"夜"這個中心詞生發開去的."夜"是全詩的脈絡,"天寒"和"風雪"加深了"夜"的寒意.這夜,是眼前客觀現實的寒夜,也是詩人內心對時勢有所感受的象征意味的寒夜.劉長卿是一個"魏闕心常在,隨君亦向秦"(《送王員外歸朝》)的入世者,但現實生活卻使他淪為一個寄跡楚湘的謫臣.他痛恨上司誣加的罪名,也深知代宗的聖意難違.在詩人心目中朝廷和官場的現狀就如同這"風雪夜"一般,他既不願隨波逐流、攀龍附鳳,又無力撥亂反正,自然隻好愴然喟歎.由於在人生道路上長期奔波,當詩人這一次於風雪之夜得到芙蓉山主人的接待,其內心的複雜思緒:悲涼、辛酸之感中夾雜著某種慶幸和溫暖的慰藉,是可以想見的.

這首詩的遣詞造句頗見功力.用"蒼山"對"白屋",山是蒼色,屋是白色,二者遙相映照,便構成一個銀白蒼茫的世界.再以"遠"和"貧"真(這裏的"貧"是少、乏的意思)來點出眼前的空曠浩茫,這就準確地表達了從遠處看到的景象.第三句中的"柴門"和"犬吠".既照應了"白屋",又是"白屋"的延伸.特別是句中一"吠"字,響亮有聲,劃破了日暮天寒山村的寧靜,喚起了寂寥群山的回響,給沉睡的郊野帶來了生氣.

原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