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通過送別兄長時的場景描寫,表達出真摯的同胞親情。前兩句寫別時的場景,借景寓情,以離別的路上見到的雲喻兄長四海飄泊,又以離亭邊的樹枝象征著兄長即要離開親人,離開家鄉;後兩句抒情,移情於景,詩人感歎人不如雁,雁尚能相親相近,同往同歸,不分不離,而人生老是離別,叫人感傷嗟歎,表現心境的不平靜和離別親人的失落感。這首詩語言自然樸素,情感含而不露,深沉真摯,耐人品味。
關於這首詩,所傳甚少,獨在《全唐詩》方見之,對作者的介紹是“如意中女子”,其真名實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無從考證,唯能全憑《全唐詩》注解了。《全唐詩》寫道:“女子南海人”,“武後召見,令賦送兄詩,應聲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斷,詩人是南海人,此詩出自唐武則天時代。
此詩第一層:“別路”、“離亭”,相當於驛站,是古代送別、餞行的處所。點明地點,暗含事件,感情由此鋪開。“雲初起”,要麽是清晨,要麽是傍晚,要麽是雨後天開。但一切景語亦為情語,一語雙關,亦指心中“愁雲初起”。“葉正稀”,結合下句中詩人觸景生情聯想到的“雁”來推斷,應該是在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秋風緊,黃葉飄零,“離亭”前的落葉,為秋風掃蕩,漸次稀疏,著實蒼涼,著實沉重。
第二層:古人送別有折柳相送,寓“留”於“柳”的習俗。此處的葉,可能就是柳葉。前麵不斷有人送別,使得柳條折盡,漸漸稀少,真是一條柳枝一片心。而現在,盡管柳條稀少,但她還是要再折一枝贈與兄長,此中惆悵叫人難以消受。至此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詩人靜靜地站立,眼望兄長漸去漸遠,馬蹄聲終於被重疊的山巒阻隔。心中更是生出對於人生、對於命運的自憐歎惋。“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雁的遷徙,總是結隊成行,同出同歸。可是人迫於環境所限、條件所囿,而不能與兄隨行,而兄去妹留,各自孤單,再也不能心心相印了,誠為可歎。並且,這一“歸”字可以做兩種分析,一者:妹在家,兄啟程外出。那麽,這裏的“歸”便是“同出同歸”的意義了,詩人大部分的思想放在了兄長身上,是對他一路風塵、外行凶吉的牽掛;一者:兩人皆在外,或是寄人籬下,或是流落他鄉。此時兄長啟程,回返故裏,而獨留妹一人不與同歸,此間便更生出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對身如浮萍、命如蟬翼的慨歎。
全詩寥寥數語,連題目僅二十二字。用字之儉約,另人折服。題目“送兄”,點明主旨,定下全詩的基調,是送別兄長。至於上麵推測的種種情況,全無交代,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而與此相比,後來大詩人李白的《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送族弟單父主薄凝攝宋城主薄至郭南月橋卻回棲霞留飲贈之》等很多這樣的詩標題就大為失色了。此詩前兩句表明了地點和大致的時間,大肆渲染了送別的場景。心中的惆悵、離別的情懷躍然紙上,如江如河,翻湧不息,卻僅用了十個字;後兩句也是十個字,突出了“雁”、“一行”、“歸”,使得感情再次升華到一個相當高的層麵上,由送行也到了對人生的慨歎,對身世的質問,情長紙短,惜墨如金。
南朝江淹在《別賦》中說過,“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從古至今,離別詩一直都在詩篇中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在表現手法上也是各具風格、各至一家。對這一首也作一簡要的分析。“別路”、“離亭”形成對舉,一詠三歎。在克儉如金的字數中,這算是潑墨如雲、大肆渲染了。為的是以景襯情,為下兩句做好鋪墊。而且詩人善於選取特景:“別路”、“離亭”、“雲”、“葉”等等,暗藏離愁別緒之情。
緊接著,筆鋒陡轉,采用了電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將鏡頭對準天上的“雁”。當然,這裏也許是虛寫。由“雁”的特性聯想到人,將二者緊密地聯係起來,形成鮮明的對照,由此生發哀情,並且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麵,也為讀者將全詩刻畫成了一幅雋永的畫麵,印入讀者的腦海中。其意境深遠,空間開闊,且滿目皆蕭然,滿腔皆哀傷,滿腹皆愁緒,實在不能不說是詩人的高妙之處。且詩人時齡七歲,且為女子。在古代輕視女子,滿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她能如此善用這樣的藝術技巧,實在讓人費解,驚異。
再回到全詩,通篇都是情深意切,而字字珠璣,語言簡樸、明白如話,意境高妙。這樣的詩篇,在中國古詩詞中實在不可多得。難怪有人稱她為“神童”、“奇女子”,於情於理,都是當之無愧。
- 參考資料:
- 1、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