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遊子思鄉的詩,控訴戰爭帶來的徭役之苦。詩人用渾樸自然的語句,寫出了遊子思鄉不得歸的百轉愁思。

“悲歌可以當泣”,詩一開頭,劈頭劈腦攔腰斬斷許多內容,不難理解,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過多少回了,由於太傷心,以至最後以放聲悲歌代替哭泣。接著寫他這樣悲哀的原因:“遠望可以當歸”。原來是一位遊子,他遠離故鄉,無法還鄉,隻好以望鄉來代替還鄉了。不是真的“遠望可以當歸”,而隻是聊以解憂,無可奈何罷了。這兩句把許許多多人的生活體驗作了典型的藝術概括,是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所以成為千古名句。

“思念故鄉,鬱鬱累累”,這是承接“遠望”寫遠望所見,遠望還是沒有見到故鄉。“鬱鬱”是寫草木鬱鬱蔥蔥。“累累”是寫山崗累累。“嶺樹重遮千裏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崗遮住了望眼,難見故鄉,不見親人。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這兩句是寫思鄉而未還鄉的原因。家裏已經沒有親人了,已經無家可歸了。即便是有家可歸,也回不去,因為“欲渡河無船”。所謂“欲渡河無船”,不僅僅是指眼前無船可渡,而是說自己處處受阻,前途坎坷,走投無路的意思,是這位遊子悲慘命運的形象寫照。這正是他思鄉、望鄉的根本原因。這樣寫,就比《豔歌行》所表達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這兩句寫遊子心中紛煩複雜、無限愁悵的思緒難以傾訴,就好像有車輪在腸中轉動。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寫出遠在他鄉的征夫的無限離愁,把感覺中的心理體驗轉化為視覺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貼切恰當,不但“轉”字關合得自然,同時能準確傳神地傳達出痛楚之感:愁緒隨車輪轉動而緩緩抽出,綿延不絕。

這首詩和《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在思想內容上相似。最後兩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但《古歌》是觸景生情,而這首詩,既不寫景,也不敘事,它以真摯的感情痛苦的體驗而動人心弦。可以說,抒情詩的意境,並不在於寫景和敘事,隻要感情真摯感人能引起共鳴,那麽詩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讀者的腦海中幻化為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了。

參考資料:
1、餘冠英 選注.樂府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第2版):52
2、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10-111

原文《悲歌》

[兩漢] 佚名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鬱鬱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