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離別詩,大多寫離愁別恨,臨歧傷感,而這首詩,卻獨具匠心,撇開歧路沾巾的柔情,通篇以議論為主,寫的氣勢充沛,感情濃烈。敘離別而全無依依不舍的離愁別怨,寫得慷慨激昂,議論滔滔,形象豐滿,別具一格。
首聯,起筆挺拔剛健,調子高昂,一掃送別詩的老套。“丈夫”在古代常指熱血男兒。別離、離別總是那麽令人感傷,可是作者上來就寫即使男兒有淚,有傷心的時候,也不該在離別時拋灑,即男兒有淚不輕彈。詩人此處用意別出心裁,生動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堅強剛毅。
頷聯接應首聯的“丈夫”起筆,接著描繪“大丈夫'的形象。“杖劍”一詞顯示出大丈夫威武瀟灑的姿態。“尊酒”則是說明臨行前為好友酬飲,就像是好男兒手持大碗喝酒,幹杯祝福,似豪俠一樣玉樹臨風,胸懷開闊,氣宇軒昂,仿佛是壯士奔赴戰場前的杖劍壯別,充滿著豪情。
頸聯運用成語,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本意是說,毒蛇咬手後,為了不讓蛇毒攻心而致死,壯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斬斷,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這裏用一成語,體現的是壯士為了偉大事業的勝利和崇高理想的實現奮不顧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無所畏懼的精神。頸聯如此拓開,有力地烘托出尾聯揭示的中心思想。其中“一”字和“即”字,既體現出動作之迅速,也顯現出壯士在萬分危機的時刻,敢於斬釘截鐵地作出英明的抉擇,犧牲小的利益來顧全大局。
尾聯兩句,總束前文,點明壯士懷抱強烈的建功立業的誌向,為達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麽,眼前的離別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歎息。
此詩以議論為詩,由於詩中的議論充滿感情色彩,“帶情韻以行”,所以寫得生動、鮮明、激昂、雄奇。
- 參考資料:
-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89-12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