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鑒賞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遊玩的習俗。

在古代,踏青又稱“尋春”、“春禊”,晉代已盛。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大好時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遊玩,這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目前普遍認為,這一項清明節俗是繼承了形成於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節傳統。上巳節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擇偶。

但這首詩妙在未寫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雖有清明,卻意在紙外,寫出懷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過了”,不禁讓人要笑問:“可是愁嫁?”

對白居易一向頗有好感,雖然當初《琵琶行》《長恨歌》曾經讓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長大以後細細回味,其名句卻處處可用得,選他這首,是因為意境的清朗,和顏色對比的鮮明卻不刺眼,詩人在夜裏聽樂看花,怡然自得,但繞著回廊行而複歇,卻含蓄點出了此閑適後的詩人的真正心意。

原文《清明夜》

[唐代]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複歇,遙聽弦管暗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