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邶風·二子乘舟》鑒賞

此詩的寫作背景,據《毛詩序》所說,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毛詩序》雲:“《二子乘舟》,思伋、壽也。衛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毛傳雲:“宣公為伋取於齊女而美,公奪之,生壽及朔。朔與其母訴伋於公,公令伋使齊,使賊先待於隘而殺之。壽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壽竊其節而先往,賊殺之。伋至,曰:‘君命殺我,壽有何罪?’又殺之。”劉向《新序·節士》則說壽知其母陰謀,遂與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殺伋,“方乘舟時,伋傅母恐其死也,閔而作詩”。現代學者有認同“閔伋、壽”之說者,但持不同意見者亦多。聞一多先生猜測它“似母念子之詞”(《風詩類鈔》),也有學者斷為一位父親送別“二子”之作,均相近似。倘若要將它視為妻子送夫、朋友送人的詩,恐怕也無錯處。總之坐實詩的本事,似乎比較牽強,還是將此篇視為一首送別詩比較合適。

這一次動情的送別,發生在河邊。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兩句點出送別地點發生在河邊。兩位年輕人拜別了親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飄飄遠去,隻留下一個零星小點,畫麵由近而遠。“泛泛”二字形象地描繪出波光粼粼的場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送行的一行人在岸邊佇立,久久不肯離去。騁目遠望,悠悠無限思念之情。此處直抒送行者的留戀牽掛之情,更將送別的匆忙和難分難舍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兩位年輕人所乘之舟,早已在藍天之下、長河之中逐漸遠去,送行者卻還癡癡站在河岸上遠望。

“願言思子,不瑕有害!”這兩句,是用祈禱的方式,傳達情感上的遞進和轉折,恐怕隻有親人、朋友、愛人才會真正如此設身處地地惦念。在這割舍不斷的牽念中,很自然地浮起憂思和對未來的擔憂。

同是一首送別詩,《邶風·二子乘舟》寫得遠比《邶風·燕燕》單純。全詩無一句比興,詩中的意象,隻有“二子”和一再重現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瀉,也沒有《燕燕》那種“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細節表現。但它的內涵卻極為豐富:因為畫麵隻有飄飄遠逝的二子、船影,其餘全為空白,便為讀者的聯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間;因為背景全無,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為誰,其表現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製,而適合於“母子”、“男女”、“友朋”,成為一種具有極大涵蓋麵的“人間之情”。它之能夠激發各種身份的讀者之共鳴,而與詩人一起唏噓、一起牽掛,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6-87頁
2、(春秋)孔子等編選;沐言非編著,詩經詳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01,第62頁

原文《國風·邶風·二子乘舟》

[先秦] 佚名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