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譯文及注釋

譯文
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海口湧起的時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湧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 ,吞沒天空,衝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裏的詩中說的“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幾百艘戰船分列兩岸;不久水軍的戰船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麵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安穩。忽然黃色的煙霧從四麵升起,人和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隻聽得水爆的轟鳴聲,聲音像山崩塌一樣。(等到)煙霧消散,水波平靜,就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隻剩下被火燒毀的“敵船”,隨波而去。

幾百個善於泅水的吳地健兒,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文彩,手裏拿著十幅大彩旗,爭先恐後,鼓足勇氣,逆流迎著潮水而上,在萬仞高的巨浪中忽隱忽現,翻騰著身子變換各種姿態,但是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遊十多裏的地方,滿眼都是穿著華麗的服飾的觀眾,車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種物品(的價錢)比平時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注釋
浙江:就是錢塘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方其遠出海門:當潮從入海口湧起的時候。方,當……時。其,代詞,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裏兩邊的山對峙著。
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
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牆和白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接著天。
沃日(wò rì):衝蕩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衝蕩。
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裏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湧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係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是也”: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歲,年。京尹,京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
艨艟(méng chōng):戰船。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
乘騎(chéng 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
略不相睹:彼此一點也看不見。睹,看。
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
一舸無跡(yì gě wú jì):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
敵船:指假設的敵方戰船。
逝:去,往。
吳兒善泅(qiú)者數百:幾百個擅於泅水的吳地健兒。吳地即今江蘇、浙江一帶。因春秋時為吳國之地,故稱。善,善於。泅,遊泳、浮水(可不翻譯)。
披發文(wén)身: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花紋。文,動詞,畫著文彩。
溯(sù)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溯,逆流而上。而,表修飾。
鯨波萬仞(rèn):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湧,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
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
江幹(gān):江岸。
珠翠羅綺(qǐ)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遊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
倍穹(qióng):(價錢)加倍的高。穹,動詞,高;倍,形容詞,指很多倍。
而僦(jiù)賃(lìn)看幕: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而,表轉折。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為觀潮而特意搭的帳棚。
雖席地不容間也: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容。許,使。間(jiān)空間。雖,即使。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

參考資料:
1、宋光明.初中文言文詳解:濟南出版社,2007年版

原文《觀潮》

[宋代]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係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麵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江幹上下十餘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