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晉室昔橫潰”到“天驕蹙中原”是詩歌的第一部分。西晉末年,軍閥割據,朝野紛爭不斷。“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兩句詩,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令人窒息的亂世畫麵。“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是指,當時匈奴的軍隊相繼攻陷了洛陽和長安,整個中原已經在胡人的鐵蹄之下。此刻如果再沒有傑出的將領出來抵禦侵略,司馬王朝必將滅亡。這一段極力描述局勢的紛亂與緊迫.是在為下一段謝安的出場做鋪墊。時勢造英雄.正是這樣危急的情況下.主人公才可更具英雄色彩。
從“哲匠感頹運”到“蒼生望斯存”為詩歌的第二部分。謝安於亂世中應時而出,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司馬王朝的半壁江山。為了表現謝安的雄才大略,詩人首先描述苻堅領導的前秦軍隊是如何強大。由“百萬眾”和“如雲屯”即可看出,前秦的兵士眾多,氣勢恢宏,這正與西晉王朝混亂紛雜的局勢形成鮮明的對比。“投鞭可填江”,固然是在描述苻堅的狂妄自傲、不可一世,但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前秦的軍隊之強。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謝安臨危受命,憑借卓爾不群的軍事才能,在淝水將前秦的軍隊一舉擊破,使“淝水之戰”成為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又一場著名戰役。詩人又用“談笑”一詞勾勒出了謝安從容不迫的氣度。戰場上刀光劍影,慘烈異常,而謝安依然能夠輕鬆自如,從容麵對。這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三國時的奇才諸葛亮。“醜虜無遺魂”,寫前秦軍隊的落荒而逃,既和前麵大軍進攻中原時的浩浩蕩蕩以及苻堅的不可一世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烘托出謝安戰績的顯赫。這一戰的勝利為謝安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推崇,使他得以流傳百世,受人敬仰。
從“冶城訪古跡”到“歸入武陵源”是詩歌的最後一部分。詩人的目光從曆史上回到了現實中。謝安墩地勢高聳,鮮有人聲喧嘩,這樣略顯荒涼的場景引發了詩人更多的思考。王羲之當年正是在這裏勸謝安以國家危亡為己任,這才有了之後謝安的應時而出、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英雄之舉。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王羲之和謝安可謂誌同道合,就像梧桐與嘉樹一樣,而他們的故事也如同蕙草留下的芳根一樣,成為了代代相傳的千秋佳話。想到這段曆史,詩人很自然地就會聯係到自己。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才能,他相信隻要有機會,自己也可以像謝安一樣,建立不太的功績。然而身邊並沒有像王羲之之於謝安這樣的知己,自己空有才華而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苦悶無處排遣。在謝安墩上遠望,白鷺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飛過,青龍山迎接著初生的太陽。詩人看見的自然景物都蘊含著生機和希望,而身邊的謝安墩由於年代久遠,樓台倒塌,到處長滿繁茂的莊稼。這使他再次感歎功名富貴的不可長存,於是又有感而發: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建功立業,實現心中抱負,一定會辭去官職,到歸隱之地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
李白的詩歌字裏行間常常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他渴望建功立業,渴望被賞識被重用,從而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能為國效勞。謝安一戰而平天下的壯舉正是他最大的理想。因而登上謝安墩,詩人才會有這樣多的感慨。雖然現實中有諸多不如意,他依然期待著有機會建立不太的功業,這也是李白和一些歸隱詩人不同的地方。很多懷才不遇的詩人在殘酷的現實中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小隱於林,獨善其身。而李白盡管有歸人武陵源的念頭,也依然希望是在“功成”之後再將其實現。這成了他堅持一生的信念,也成為其大部分詩篇的終極主題。
- 參考資料:
- 1、李白,杜甫,白居易 著,楊芳雲 編譯 .《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詩經典大全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2-1 :147-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