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沿著它走過去什麽也得不到;另一條稍微偏北而後向東,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積石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矮牆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像門的洞。從洞往裏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麵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懷疑造物者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造物者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輳的中原地區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造物者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麽造物者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說:“造物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鍾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奇峰怪石。”這二種說法,我都不信。

注釋
徑北:一直往北。
逾:越過。
黃茅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城西麵。
西出:路向西伸去。
少(shāo)北而東:稍向北又向東去。少,通“稍”。
土斷而川分:土路中斷,出現分流的河水。
橫當其垠(yín):橫著擋在路的盡頭。
睥睨(pìnì):城牆上如齒狀的矮牆。
梁欐(lì):棟梁,這裏指架支著的梁棟。欐,棟,正梁。
堡塢(wù):小城堡,此處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稱其“小石城山”。
窺:注意,留心。
洞然:深深的樣子。
激越:聲音高亢清遠。
已:停止。
環:繞道而行。
望甚遠:“望之甚遠”的意思。
箭:指竹子。
益:特別。
“其疏數”二句:意思是,那些嘉樹美箭,疏密相宜,起伏有致,好像是聰明人精心設置的。數(cù),密。堰(yàn),倒伏。類:好像。
造物者:指創世上帝。
愈:更是。
誠:確實是,的確是。
“又怪其”四句:意思是說,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陳設在這偏僻的蠻夷地區,經曆千百年也不能夠一展,它的風采,這當然是徒勞而無功用的。中州,中原地區。更,gēng音。售其伎,貢獻其技藝,其技藝得到賞識。伎,通“技”。售,出售,這裏是顯露的意思。
“神者”二句:意思是,神奇性倘若不該這樣,造物者就真的不存在了吧?神者,指神奇性,《易·係辭上》:“陰陽不測之謂神。”儻(tǎng),通“倘”。倘若,或者。不宜,不合適。如是,如此,指“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現象。果,真的。
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意思是,小石城山是用來慰藉那些賢明卻被貶謫到這裏的人們的。此句是指有人辯“無用”為“有用”的說法。
“其氣”四句:意思是,那天地間的靈氣,在這一帶,不造就偉大的人物,卻僅僅造就小石城山這樣的景物,所以“楚之南”這地方缺少人才而多有石岩。此句是指有人辯“徒勞”為“功勞”的說法。其氣之靈,這裏指天地的靈氣。楚,今湖南、湖北等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少人而多石,指少出賢人而多出奇石。

參考資料:
1、宋緒連.唐宋八大家 廣選 新注 集評 柳宗元卷: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157-159
2、朱一清.古文觀止鑒賞集評(三):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416-420
3、林永輝·《永州八記》分析·湖南師範大學·2009年

原文《小石城山記》

[唐代]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