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紹泰山及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寫登泰山的經過。這部分先敘述從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著寫登山過程,再寫到達山頂時所見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寫觀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紹泰山的古跡(建築群和石刻),以及所見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這是遊記常見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同時穿插對泰山特點的記述和對所見景觀的描繪。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麵”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麵”;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後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明泰山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路線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後寫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個描寫重點。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麵。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為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遊山之後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

原文《登泰山記》

[清代] 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穀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裏。

餘以幹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穀,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麵有三穀。中穀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複循西穀,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穀入,道有天門。東穀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麵。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鬆,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