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有名的不怕鬼的故事,顯係民間傳說,選自《列異傳》。
《搜神記》卷十六也收有此篇,題目略有改動,“宋定伯”作“宗定伯”。《太平廣記》《太平禦覽》等類書中有所征引。
作品的主題是宣揚不怕鬼更要敢捉鬼製服鬼。
它通過逢鬼、騙鬼和捉鬼的描寫,讚揚了少年宋定伯的機智和勇敢,說明鬼並沒有什麽可怕,人完全可以製服它,特別是在人們相信“人鬼乃皆實有”,“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的魏晉南北朝,更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中心人物是宋定伯,他年少氣盛,夜行遇鬼,他不僅不怕,還主動與鬼打招呼。當鬼問“汝複誰?”定伯答:“我亦鬼。”妙!佯裝是鬼的同類,才能與鬼同行。這表現了宋定伯的沉著和機智。
鬼背負宋定伯時說:“卿太重,將非鬼也!”他一點不驚慌,反而自稱是“新鬼,故身重耳”。又一次巧妙地解除了鬼的懷疑,取得了鬼的信任,並進而掌握了捉鬼的奧秘“惟不喜人唾”。
當宋定伯涉水有聲時,鬼又問:“何以有聲?”定伯又以“新死,不習渡水故爾”作答,使鬼信以為真,完全把鬼迷住。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當行至宛市,定伯緊緊抓住鬼不放,不管鬼怎樣慘叫,他也不心軟。鬼變成一隻羊,便將它賣掉,並“唾之”以防鬼再變。這些層層深入的描繪,活生生地再現了一個有膽有識、善於謀略、勇於捉鬼的少年英雄宋定伯的形象。
作品中的鬼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形象,它是作為宋定伯的陪襯而出現的。它的一切都被神機妙算的宋定伯所控製,這個鬼必然要成為英雄手下的敗將。
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情節,貫穿全篇,簡潔而傳神,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需要。作者把宋定伯和鬼的對話描寫得栩栩如生,如臨其境,頗為有趣。
在對話中,宋定伯的靈活、機智、勇敢與鬼的笨拙、窩囊、怯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效果。特別把宋定伯捉鬼的情節寫得極為生動:“定伯擔鬼著肩上,急執之。鬼大呼,聲咋咋然,索下。不複聽之,徑至宛市中。”鬼的驚呼與淒然求饒的可憐相和定伯堅定果斷的神情都躍然紙上,生動逼真。
本文是魏晉誌怪小說中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