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墨池記》,著眼點卻不在“池”,而在於闡釋成就並非天成,要靠刻苦學習的道理,以此勉勵學者勤奮學習。文章以論為綱,以記為目,記議交錯,綱目統一,寫法新穎別致,見解精警,確是難得之佳作。
本文意在寫論,但發議之前,又不能不記敘與墨池有關的材料。否則,議論使無所附麗,顯得浮泛,說教空洞。如記之過詳,又會喧賓奪主,湮沒題旨。故作者采用了記議結合,略記詳論的辦法,以突出文章的題旨。開頭,大處落筆,以省險的筆墨,根據荀伯子《臨川記》所雲,概括了墨池的地理位置、環境和狀貌: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同時,又根據王羲之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指出墨池得名的由來。其實,有關墨池的傳說,除《臨川記》所述之外,還有諸種說法,因本文的目的在於說理,不在於記池,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辭之簡略,可謂惜墨如金。對於墨池的記敘,雖要言不煩,卻鋪設了通向議論的軌道。接著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離官場的一段生活經曆。據《晉書》記載,驃騎將軍王述,少時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羲之任會稽內史時,述為楊川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屬。後王述檢察會稽郡刑改,羲之以之為恥,遂稱病去職,並於父母墓前發誓不再出來做官。對於王羲之的這一段經曆,作者隻以“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強以仕”一語帶過,略予交代,隨之追述了王羲之隨意漫遊,縱情山水的行蹤:“嚐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豈有徜徉恣肆,而又嚐自休於此邪?”這一段簡略追述,也至關重要。它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脫塵超俗的思想,這是王羲之學書法的思想基礎和良好的精神氣質,不能不提。從結構上講,“又嚐自休於此邪”一語,用設問句式肯了王羲之曾在臨川學書,既與上文墨池掛起鉤來,又為下文的議論提供了依據。隨後,在記的基礎上,文章轉入了議:“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虞和《論書表》雲:“羲之書在始末有奇,殊不勝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嚐以章草書十紙,過亮,亮以示翼。翼歎服,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這說明王羲之晚年己與“草聖”張芝並駕齊驅,可見“羲之之書晚乃成”之說有事實根據,令人信服。那麽,羲之書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是什麽?那就是專心致誌,勤學苦練的結果,而不是天生的。至此,原因,在於缺乏勤奮精神,進一步說明了刻苦學習的重要性。最後,又循意生發,引申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養上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學習也是不可少的.就這樣,正麵立論,反麵申說,循意生發,一層深似一層地揭示了文章的題旨。然而,作者對題旨的開拓並未就此止步。在簡略記敘州學教授王盛向他素文的經過以後,文章再度轉入議論:“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這雖是對王君用心的推測,實則是作者作記的良苦用心.接著,又隨物賦意,推而廣之,進一步議論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作者由王羲之的善書法之技,推及到“仁人莊士”的教化、德行,勉勵人們不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學習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養,從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層。曾鞏是“正統派”古文家,文章的衛道氣息較濃厚,這裏也明顯地流露了他衛道的傳統思想。
在宋代以“記”為體裁的說理散文中,象《墨池記》這樣以記為附,以議為主的寫法還是不多見的。《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但這種"意“,不是靠發“議”表達出來的,而是隨著山水相映、朝暮變比、四季變幻的自然景物描寫透露出來的;《嶽陽樓記》的重心不在記樓,在於敞露個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在抒情方式上,作者采用的是觸景生情的方法,因而文章鋪排筆墨,以較鄉的篇幅寫了嶽陽樓變幻莫測的景色.而《墨池記》用於記“池”的文字較少,議論文字卻很多。它不是在記敘之後再發議論,而是記事、議論錯雜使用,渾然一體。盡管議多於記,卻無斷線風韻,遊離意脈之弊,讀來覺得自然天成。可以說《墨池記》脫盡了他人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