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臨川郡城的東麵,有一塊地微微高起,並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麵,有個池子低窪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荀伯子《臨川記》裏說的。

羲之曾經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願勉強做官時,曾經遊遍東方,出遊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莫非他在盡情遊覽時,曾在這裏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麽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並不是天生的。但是後代沒有能夠趕上他的人,是不是後人學習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麽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何況想在道德修養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邊,現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擔心墨池不能出名,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掛在屋前兩柱之間,又請求我說:“希望有一篇(墨池)記。”推測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愛別人的優點,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因而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呢?莫非也想推廣王羲之的事跡來勉勵那些學員吧?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能使後人像這樣尊重他;何況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對於後世的影響那就更不用說了!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作記。

注釋
臨川:臨川:宋朝的撫州臨川郡(今江西省臨川市)。
隱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隱然:不顯露的樣子。
臨:從高處往低處看,這裏有“靠近”的意思。
窪然:低深的樣子。
方以長:方而長,就是長方形。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他是古代有名的大書法家,世稱“書聖”。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臨川內史。著有《臨川記》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嚐為臨川內史,置宅於郡城東南高坡,名曰新城。旁臨回溪,特據層阜,其地爽塏(kǎi,地勢高而幹燥),山川如畫。今舊井及墨池猶存。”
張芝:東漢末年書法家,善草書,世稱“草聖”。王羲之“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dān,酷愛)之若是,未必後之也。’”(《晉書·王羲之傳》)
信然:果真如此。
邪:嗎,同“耶”。
方:當……時。
強以仕:勉強要(他)作官。王羲之原與王述齊名,但他輕視王述,兩人感情不好。後羲之任會稽內史時,朝廷任王述為揚州刺史,管轄會稽郡。羲之深以為恥,稱病去職,誓不再仕,從此“遍遊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
極東方:遊遍東方。極,窮盡。
出滄海:出遊東海。滄海,指東海。
娛其意:使他的心情快樂。
豈有:莫非。
徜徉肆恣:盡情遊覽。徜徉,徘徊,漫遊。肆恣,任意,盡情。
休:停留。
書:書法。
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別好。《晉書·王羲之傳》:“羲之書初不勝(不及)庾翼、郤愔(xìyìn),及其暮年方妙。嚐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歎伏。”所能:能夠達到這步。
蓋:大概,副詞。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及:趕上。
豈其學不如彼邪:是不是他們學習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豈,是不是,表示揣測,副詞。學,指勤學苦練。
則學固豈可以少哉:那麽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則,那麽,連詞。固,原來,本。豈,難道,表示反問,副詞。
深造道德:在道德修養上深造,指在道德修養上有很高的成就。
州學舍:指撫州州學的校舍。
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學、府學、州學都置教授,主管學政和教育所屬生員。
其:指代墨池。
章:通“彰”,顯著。
楹間:指兩柱子之間的上方一般掛匾額的地方。楹,房屋前麵的柱子。
揭:掛起,標出。
推:推測。
一能:一技之長,指王羲之的書法。
不以廢:不讓它埋沒。
因以及乎其跡:因此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
推:推廣。
學者:求學的人。
夫: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
尚之如此:像這樣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仁人莊士:指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
遺風餘思: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範。餘思,指後人的懷念。餘,也是“遺”的意思。
被於來世:對於後世的影響。被,影響。
何如哉:會怎麽樣呢?這裏是“那就更不用說了”的意思。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網 熊江平 《墨池記》賞析

原文《墨池記》

[宋代] 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嚐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嚐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嚐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