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鑒賞

這闋詞,是以女子的口吻話離別之情。上闕景起,寫夜深,杏花微雨,雨濕紅花。下接以“那將紅豆記無聊”,用一細小情節便把女子相思無聊的情態勾畫得活靈活現。下闕抒情。一層寫春已深而離人久久不歸,盼他如期歸來;一層是寫盼望與他夢裏相逢。但這些都成了無望之想,“安得”與“倩誰招”露出了這一失望的淒苦心情。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即景抒情。“蓮漏三聲”點明正處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在這個燭光微搖、略帶寒意的夜間,寂寞的主人公打開小窗,任那略帶寒意的幾許杏花春雨輕打自己的臉龐。驀然發現,寒食節已經近了。寒食節將近而相思卻無計可消除——麵對此情此景,刻骨的相思便如同春水一般襲來,緊緊縈繞在周圍。古代的女子一般會采擷紅豆遙寄思念,這裏作者運用對寫法,雖明寫愛人采擷紅豆遙寄無聊,實則是為了突出在思念遠方的愛人,愈見思念之深。

詞的下闕,從身旁的景物出發,即景抒情。在一派杏花春雨柔美的包裹之中,不禁感慨而今的春色已然如同美酒一般濃烈,一般讓人沉醉。“已看”二字與“安得”相對比,春色愈濃,愈加體現出對於離家已久的愛人深切的思念,遠方伊人歸期不得的焦急與惆悵。期望在夢裏與愛人相依卻不可得,心念及此,不由得萬般惆悵迷離的傷情湧上心頭,唯有將這一腔無人可訴的思念寄托在寂寞的夜裏。

這首詞運筆如行雲流水,描寫愛情真摯纏綿,低徊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裏行間,使人沉醉其中。

原文《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

[清代] 納蘭性德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紅綃。那將紅豆記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