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詞為是年27歲的子瞻罷鳳翔任,過長安,遊驪山,係詠玄宗與楊貴妃遊驪山事有感而作。
上闕直寫唐玄宗“十月幸蘭湯”舊事,揭露了唐朝皇室的糜爛生活,也是對宋朝皇室驕奢淫逸生活的鞭撻。。“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甕瓊梁。”開篇僅用五個字便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並一筆勾勒出以玉石砌成,瓊湯溫馥,騰騰霧氣的華清池以及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華清官闕,從建築的角度寫出了華清池的宦麗堂皇。接著由一般交代轉入氣氛渲染:“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車馬如水”和“珠璣滿路旁”,揭示出楊家兄妹依仗皇權,逍遙於華清官的豪華氣勢。這裏雖未明寫唐玄宗,實以反襯的筆法暗斥明皇寵愛貴妃驕縱權貴,荒淫豪奢,令人發指。
下闕是對今日華清池景物的描寫,由近及遠,逐層展開,景中有情、有哲理,突出表現了物是人非的荒涼冷落景象。昔日繁華喧囂的華清池人去池空,隻留下一派蕭瑟、淒涼、寂寞景象。“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此處詞人以“翠華”指代唐玄宗。一個“掩”字,點出方床虛設,將安史之亂後華清池人去池空的淒涼寂寞展現無遺;有一個“獨”字,揭示往事成煙雲。“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牆”。雖時過境遷,人去池空,然“土花繚繞,前度莓牆”。明月依舊,人事全非。詞人筆鋒回收,結句落墨於眼前景物,用“至今”、“依前”,使人於感舊中不勝惆悵,發人深省以往事為鑒。整個下片看似純然寫景,實則不著痕跡地流露了對荒淫生活的否定。
全詞在寫景上由近及遠,逐層拉開,給人以荒涼冷落之感,在對比中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對唐玄宗這種奢糜生活的否定態度。此外,此詞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對比手法。華清池昔日的繁盛與今日的冷落對比,榮華富貴的短暫與自然景物的永恒對比,一反一正,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對這種奢糜生活的否定態度。
- 參考資料:
- 1、於培傑,孫言誠 注譯.蘇東坡詞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1-4
- 2、熊朝東 著.明月幾時有:蘇軾詩詞文精品選析.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