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鄭風·山有扶蘇》創作背景

《毛詩序》以為:“《山有扶蘇》,刺忽也,所美非美也,”也就是說,這首詩可以看作是對齊女文薑的諷刺之詩,齊僖公一心想將二女兒文薑嫁於鄭昭公忽(鄭莊公之子)曾三次向鄭昭公忽提親,鄭昭公三次拒絕,使文薑因此而鬱鬱寡歡而成疾。所以詩文指出,沒見到這個美男子卻見到了氣勢猛烈之人,沒見到這個美男子卻見到一個狡猾的頑童,所以鄭昭公忽才不願意娶文薑為妻,文薑就沒有嫁給鄭昭公。

另一種說法是,此詩並非為諷刺鄭昭公而作,“鄭風”在曆史上被當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詞,當時鄭國男女的交往是比較開放和自由的。詩中的“狂且”、“狡童”並不是真實意義的諷刺,而是一種開玩笑式的嬉鬧。袁梅《詩經譯注》“這是一位女子與愛人歡會時,向對方唱出的戲謔嘲笑的短歌”。崔述《讀風偶識》:“昭公為君,未聞有大失道之事。君弱臣強,權臣忽命,雖誠有之,然皆用自莊公之世權重難移,非己之過。厲公欲去祭仲,遂為所逐。文公欲去高克而不能,乃使將兵於河上而不召。為昭公者,豈能一旦而易置之?此固不得以為昭公罪也。如果鄭人妄加毀刺,至目君為狡童,悖禮傷教,莫斯為甚。”以為此詩是譏刺鄭昭公忽的,就有失牽強。

參考資料:
1、關鵬飛.探源詩經: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287-289

原文《國風·鄭風·山有扶蘇》

[先秦] 佚名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鬆,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