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故事
《刑賞忠厚之至論》是蘇軾二十一歲考進士的試卷文字。宋人曾作為逸話流傳,說知陽修主持嘉祐二年的禮部考試,請詩人梅聖俞閱卷,梅閱此文後以為有“孟軻之風”,薦於知陽修。此時知陽修門下士曾鞏也在同試,他倆認為此文優異,可能是曾鞏作的,知陽修為了避嫌不敢定為第一,遂降為第二。但是文中所舉堯與皋陶的對刑法的互相製約的例證,不知其出處,待蘇軾拜見問他,蘇軾笑道:想當然耳。竟是他捏造出來哄騙試官的,知,梅因其才高,也不介意。實際所引事例出於《禮記·文王世子》。是周公的事例。蘇軾臨考時誤記為堯的事了。好事者因不知出處,遂加以增飾,造作出這段佳話來。但從這佳話中也反映出古代應試文字的情況。對於這類文字不應過於執著,認為真的表達了作者的見解,其實不過是為了被取中而故作姿態。在這篇和下麵幾篇所選的蘇軾的幾篇論文,就都是蘇軾為應試而擬作的文字。蘇軾在其《答李之儀書》中曾說自己年輕時“讀書作文,專為應舉而已”,又因應舉製策課,就寫了些“妄論厲害,攙說得失”的文章,“此正製科人習氣”。這局客氣話,雖含有遁詞成分,但也道出其中幾分真情。所以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應予考慮。
題目出處
本篇題目出自《尚書·大禹謨》偽孔安國的注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為了扣題,其立論不過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堯舜周孔,屬於當時的濫調。但是作者在扣緊題目布局謀篇,引用聖經賢傳與論據緊密結合等方麵的技巧是很高的。文筆酣暢,說理透辟。用這些手段來引起考官的注意,則是很成功的。
創作背景
宋代王安石執政後,立即對取士製度進行改革,廢止了考詩賦,而改用經義,以發表政治見解的時務策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以便選拔一些通經致用的人才,為變法服務。這種政論性文體稱為策論。策論大多要求考生就一些問題展開論述,即論證某項國家政策或對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側重於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刑賞忠厚之至論”就是宋嘉祐二年禮部進士考試策論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