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續短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寫長歌把我的衣襟磨破,吟短詩使我的白發脫落。
謁見秦王沒有機緣,日夜焦慮我心中煩熱。
喝口壺中酒,聊以解渴,拔把壟頭穀,暫充饑餓。
四月將盡,千裏大地一片綠色,自己卻貧困潦倒,不由人感到淒涼難過。
夜幕中峰巒起伏重疊,明亮的月光卻隻向穀底照射。
我來來回回沿著石崖尋覓,可它又在高峰之外不可捉摸。
自己終不得與其共事,歌成而頭發早已變白。

注釋
長歌續短歌:題目從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化出。
長歌二句:互文的修辭手法,長歌短歌,唱破衣襟,吟斷白發。
秦王:指唐憲宗。憲宗當時在秦地,所以稱為秦王。
旦夕:日日夜夜。內熱:內心急躁而熾熱。
隴頭:田間地頭。此二句比喻詩人如饑似渴地思念唐憲宗。
淒涼二句:因為困頓潦倒,看到初夏萬物茂盛,更加自感淒涼。
離離:重疊、羅列的樣子。
明月:比喻唐憲宗。這兩句的意思為:夜峰羅列,月光照耀在落石下,不及他處。比喻君恩被群小阻隔。
裴回:即“徘徊”,彷徨不進貌。
之:代詞,代指唐憲宗。
鬢先改:鬢發已經變白。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12-114

原文《長歌續短歌》

[唐代] 李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發。
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渴飲壺中酒,饑拔隴頭粟。
淒涼四月闌,千裏一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遊,歌成鬢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