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琵琶》賞析

上片,懷古傷今,嘲諷“俗耳”者們對傳統樂曲的低級欣賞水平。“定場賀老今何在。”以發問的句式,感歎為群眾喜聞樂聽的圈場樂聲到哪裏去了?高級的琵琶演奏師賀老而今安在哉?“幾度新聲改,怨聲坐使舊聲闌”,進一步寫傳統的高雅“舊聲”被改得麵目全非了。這些所謂的“新聲”而今成為“怨聲”了。“今何在”寫今非昔比,“幾度”寫改“新聲”沒有限度,“舊聲闌”寫傳統樂曲衰落的命運。“俗耳隻知繁手,不須彈”,“俗耳”者們占領了當時的樂壇,“繁手”亂撥,談不上用什麽演奏場了。“隻知”、“不須”,無情地嘲笑了傳統樂風日下,到了“無知”和“低微”的程度。

下片,棄怨轉讚,以古論今,優秀傳統的樂曲是會永存的。“斷弦試問誰能曉,七歲文姬小”,從辨聲者的角度說,真正知音者幼如文姬。“試教彈作輥雷聲,應有開元遺老,淚縱橫”,進深一層,從欣賞者的角度說,真正知音者還有老如開元遺老。“試問”,實是不須問,知音者們誰都能曉,“試教”,實是不須教,高手一彈必然發出“輥雷”之聲。“開元遺老”是傳統樂曲的繼承者和傳授者,是民族極為寶貴的社會財富。“舊聲”竟能使他們感動得“熱淚縱橫”,會為民族的傳世經典樂曲而自豪。

全詞,名寫琵琶,實有寓意。批判了“俗耳”、“繁手”的“新聲”,肯定了“賀老”、“文姬”、“開元遺老”的“舊聲”,是借以對變法重新作出自己的評判。“幾度”“繁手”的新法改革,導致一些合理的政治策略和治國方略也一並“闌”敗衰落,“賀老”、“文姬”、“開元遺老”式的蘇軾們“怨聲”載道?如若有此寓意,對弘揚傳統治國之策不無借鑒意義,但一味反對變法則是不可取的,這也反映了蘇軾思想的局限性。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617-619

原文《虞美人·琵琶》

[宋代] 蘇軾

定場賀老今何在,幾度新聲改。怨聲坐使舊聲闌,俗耳隻知繁手,不須彈。
斷弦試問誰能曉,七歲文姬小。試教彈作輥雷聲,應有開元遺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