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於永貞元年九月詩人被貶永州,如今北歸走了四千裏,從永州回到了長安。
朝廷下詔許可在暖和的春天返回京城,在回途的官道上兩旁處處開放了新花。

注釋
灞(ba壩)亭:灞水邊上的驛亭。灞水在長安城東二十裏,驛亭是古代供行旅途中休息的地方。
十一年前:指公元八前。五年詩人被貶離開長安的時間。南渡:指被貶到永州。
四千裏外:永州北距長安約四千裏。四千裏:《舊唐書·地理誌》:“江南西道永州,在京師南三千二百七十心裏。”這裏說“四千”,是舉其成數。
許:許可。
逐:跟隨。
陽和:暖和的春天。
驛路:官道,古時供傳車、驛馬通行,沿途設有驛站。

參考資料:
1、高學良.通信典故:人民郵電出版社,1986年06月

原文《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唐代] 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裏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