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和蕃》賞析二

首聯開門見山,直抒曆史。翻開漢王朝的曆史,裏麵記載著很多的和親與通婚之事。如漢武帝劉徹將細君嫁到烏孫王國,漢元帝劉奭把王昭君嫁給匈奴單於等。這種和親或通婚政策並沒能阻止大漢王朝的衰敗,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頹勢。由此可見,這種計策是極其短見和拙劣的。這裏其實是以漢喻唐。他在這裏回顧了曆史上某些“和親”政策的教訓,對它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表明了對執行這種政策的鮮明態度。

頷聯單刀直入,詩人在這裏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觀點,國家的穩定在於君主的聖明,大臣的賢能,而將一個國家的安危寄托在一個和親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極其危險的。實施這種和親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將相的無能。詩人洞察和親政策的虛弱,表現出了識見的高遠和對時局的憂慮。

頸聯鞭辟入裏,揭露實質。目睹當時的社會事實,詩人痛心疾首,詩人對唐王朝采取這種屈辱的和親、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平的做法,很是不滿,於是在此直接大膽地給它敲響了警鍾,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可恥和屈膝投降本質揭露無遺。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詩人在這裏實際上是諷刺了唐王朝所謂的國家重臣的庸懦無能,感歎當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來維護江山社稷。最後兩句作者以曆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宏大深廣。

這首詩,詩人反對以屈辱為條件去暫時求得國家安寧的和親政策,無疑是正確,有見地的,體現了崇高的民族尊嚴和愛國思想。當然,至於曆史上和親政策的得失,要具體分析,如漢元帝以宮女王昭君遠嫁南匈奴,對促進民族和睦,邊境安寧,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參加邊庭幕府的征討活動,對國家民族命運非常關切,堅決主張抗擊外族侵擾。

這首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以漢朝故事來譏斥唐代君王同樣的做法,詩意顯露,態度鮮明,起到了很好的諷諫作用。語言樸素凝練,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實動人。由於感情上憤懣激越,所以這首詩的缺點也就在於過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參考資料:
1、謝真元.一生必讀唐詩三百首鑒賞 漢英對照.北京市: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6年:512-514頁
2、傅德岷,盧晉.品唐詩.傅德岷: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
3、《唐詩鑒賞大全集》編委會.唐詩鑒賞大全集 珍藏本 超值白金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2

原文《詠史 / 和蕃》

[唐代] 戎昱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