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首》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晉朝南渡以後,在這裏建都,代替了舊日的長安。
這裏的地形是人間帝王的住宅,山勢則為虎踞龍盤。
而鍾山卻空有壯麗的景象,長江天塹也變得清波平靜不起波瀾。
遊客在沉醉中歸去,歡樂的吳歌在江上傳遍。

地形憑借鍾山的龍盤之勢,繞城有江水橫流。
當年六朝的權貴,夾道築起座座朱樓。
而今荒敗的王宮長滿了野草,舊日的離宮別館已到處是淒涼的古丘。
隻有那玄武湖上的明月,照著清波,像是照耀在海上的瀛洲。

麵對記載著六朝興亡的古都,三杯酒後讓我為你獻上一支歌。
論宮苑你比長安少,比山水你和洛陽差不多。
你殘破的古殿中曾生長著吳王喜愛的花朵,幽暗的宮牆中曾有晉代後妃們的綺羅。
這些都與前朝的繁盛一起消失,可歎的往事早已付與長江東逝的碧波。

注釋
⑴長安:唐以後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這句是說金陵(今江蘇南京)在晉朝南渡後曾作為都城。舊:一作“即”。
⑵“地即”二句:一作“碧宇樓台滿,青山龍虎盤”。鍾山龍蟠,石頭虎踞,諸葛亮稱為帝王之宅。
⑶天塹:天然的壕溝,言其險要可以隔斷交通。此指長江。《隋書》:陳禎明三年(589年),隋師臨江,後主從容言曰:“齊兵三來,周兵再來,無勿摧敗,彼何為者?”都官尚書孔範曰:“長江天塹,占以限隔南北,今日北軍豈能飛度耶?”“天塹”一作“江塞”。
⑷回橈(ráo):掉轉船頭,改變航向。橈:船槳。顏師古《漢書注》:“楫謂棹之短者也。今吳越之人呼為橈。”
⑸吳歌:吳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晉書·樂誌下》:“吳歌雜曲。並出江南。東晉以來,稍有增廣。”此句一作“誰雲行路難”。
⑹擁:環抱的樣子。金陵:這裏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鍾山。《藝文類聚》:徐愛《釋問略》曰:建康北十餘裏有鍾山,舊名金陵山,漢未金陵尉蔣子文討賊,戰亡,靈發於山,因名蔣侯祠。故世號曰蔣山。
⑺江:一作“漢”。這句意為:江水繞城而流。
⑻當時:指六朝時期。
⑼夾道:在道路兩旁。《周禮·秋官·鄉士》:“帥其屬,夾道而蹕三公。”朱摟:謂富麗華美的樓閣。謝朓詩:“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摟。”
⑽國:都城。亡國:指相繼滅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
⑾王宮:一作“離宮”。離宮:正宮之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
⑿空餘:隻剩下。後湖:即金陵城北的玄武湖,在今南京市東北。《初學記》:建業有後湖,一名玄武湖。《景定建康誌》:玄武湖亦名蔣陵湖,亦名秣陵湖,亦名後湖,在城北二裏,周回四十裏,東西有溝流入秦淮,深六尺,灌田一百頃。《一統誌》:玄武湖,在應天府太平門外,周回四十裏,晉名北湖。劉宋元嘉末有黑龍見,故改名,今稱後湖。
⒀瀛(yíng)洲: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玄武湖中的洲島。瀛:一作“江”。
⒁六代:即六朝。《小學紺珠》: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皆都建業。
⒂秦地:指秦國所轄的地域。此指長安。少:一作“小”。
⒃“山似”句:《景定建康誌》:洛陽四山圍,伊、洛、瀍、澗在中。建康亦四山圍,秦淮、直讀在中。故雲:“風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李白雲“山似洛陽多”,許渾雲“隻有青山似洛中”,謂此也。《太平寰宇記》:《丹陽記》雲:出建陽門望鍾山,似出上東門望首陽山也。
⒄深宮:宮禁之中,帝王居住處。戰國楚宋玉《風賦》:“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淩高城,入於深宮。”綺羅: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漢徐幹《情詩》:“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
⒅與:一作“隻”。滄波:碧波。李白《古風》之十二:“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29-831

原文《金陵三首》

[唐代] 李白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淨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王宮沒古丘。
空餘後湖月,波上對瀛州。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並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