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人》賞析

前兩句寫瘦馬馱詩的悲苦以及人不如鳥的羈旅情懷。“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這是一首羈旅之曲,開頭引李賀典,李賀年少多才,鬱都不得誌,隻得將短暫的一生心血付予苦吟。“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的喬吉以李賀自況,不是偶然的。所以,隻“瘦馬馱詩”四字就足以想見其悲苦了,何況此刻又在遠離故土的旅途之中。而且那“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景象,早就深深地印在人們心中。可以說這開頭的七個字,已將特定的身世、具體的處境,全都包容了。第二句與上句相對,作者通過“倦”“愁”二字。移情入景,巧妙地抒發了人不如鳥的羈旅愁懷。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鳥倦飛而知還”一句,可視為此曲之典所出。再說,不管此鳥是不是歸鳥,在浪子心目中,依然可能把它視為一隻歸鳥。所以倦鳥之愁,無疑代表了浪子之愁,這是一種間接抒情的手法。

後兩句言匆匆春去,歲月蹉跎,遊子戀鄉,身世淒涼。“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遠方浪子進而看到不遠處的人家,這必定更勾起了他“吾鄉似此鄉,此鄉非吾鄉”的羈旅思鄉之懷。至此作者已百感交集,不料更有那不懂事的柳花,竟然飛上作者的頭發,使得頭上的白發顯得更多了。此處不直言頭發之白,而借柳絮言之,可謂妙筆。作者白發從何而來,當然是羈旅之挫和思鄉之念所致。全曲從瘦馬入筆,至柳絮收筆,不直接寫人,而已將人的羈旅之愁寫得入木三分,刻骨銘心。

此曲在結構方麵也有其特點。它以三個主要自然意象作線,每個自然意象引出一係列人文意象,這樣貫穿起來,構成全文的網絡。這三個自然意象是瘦馬、倦鳥、柳花。它們依次引出相關人文意象:瘦馬引出的意象有詩、天涯;倦鳥引出的意象有愁、村;柳花引出的意象有人、鬢華。這種結構方式可以實現意象自然舒展、材料形散實聚、結構簡明有序的藝術效果。

參考資料:
1、趙其鈞.元曲舉要.安徽: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79
2、趙義山.元曲鑒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506

原文《憑欄人》

[元代] 喬吉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