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寄子由》賞析

上片追敘宋神宗熙寧四年秋,蘇軾與蘇轍同遊陳州(今河南淮陽)柳湖的情景。當時,蘇轍在陳州任學官,蘇軾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途經陳州,二人相晤甚歡。詞中以柳湖為中心描寫景物,展開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柳湖以“柳”取勝,開頭“柳花飛處”四字便是著力的一筆。對於湖麵,蘇軾著重寫出它的明淨,用剛剛打磨過的鏡子(“鑒新磨”)來形容。蘇軾筆下的景物有靜態的,也有動態的,如“花飛”、“麥搖波”、“飛棹”等都富有動感,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自在、輕盈的美的境界,烘托出蘇軾、蘇轍二人遊湖時歡快、悠閑的心情。

下片寫當前景物,並抒寫了蘇軾、蘇轍二人離合的情思。開頭兩句用對仗描寫眼前景物,在平坦、廣闊的原野上,水天連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樓上風和日麗。一切平靜,安適,隱含著傳告平安的意思。然而一想到遠在濟南的弟弟蘇轍,蘇軾心中便波瀾突起。最後兩句情、景兼到,抒寫離愁曲折有致,而又深切動人。“暮雲多”,既是樓頭遠眺所及的實景,因而成了蘇軾遠望濟南的障礙物。篇末提到“歸去”,是因為蘇軾、蘇轍二人早年曾有,早日隱退而為“夜雨對床”之樂的約定(參見蘇軾《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蘇轍《逍遙堂會宿二首》、《再祭亡兄端明文》),即使日後能如願以償,與當前的別離仍有巨大的“時間差”,因而深感痛苦和無奈,可見離愁的深重。

全詞,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思念之情。上片、下片之間的虛實變化用了“暗轉”的寫法。上片是由蘇軾的回憶所構成的虛境,下片頭兩句則轉換成眼前的實境,而其間未用任何字麵加以提示,前後的聯絡與變化形成了一種“暗轉”。這是寫作藝術濃縮的結果。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曆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2007年1月:中國書店出版社,北京:379-381

原文《畫堂春·寄子由》

[宋代] 蘇軾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淨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歸去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