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悅二首·其二》賞析

本首詩是說明習禪貴有清妙之心,如是,則隱於山林或居於寺廟都是多事。所以“隻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隻要心地充滿慈的,照徹光明,那麽,在家修行更是本質意義上的“出家”。

這首詩所闡明的理趣同樣是“明心見性”,貴在心性的自得,而非外在的求索。作者認為隻要心靈湛然,意靜思定,關照自身心性的清淨,那麽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持,同樣也可以進入禪關,而不必刻意追求清穀幽林,深山寂野。

“隻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與上一首中的“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都重在言心性澄明,其意旨和理趣可謂互相呼應,一脈相承。佛法告訴我們人的本心本性即是我們通向自在、快樂、智慧的大門,心圓滿清淨了,則事事自然遊刃而解,外界的一切是非曲直,好壞對錯完全由我們內心來決定。

參考資料:
1、薑劍雲.禪詩百首.上海:中華書局,2008:75-76

原文《禪悅二首·其二》

[清代] 張問陶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隻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