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闋,寫秋收起義的行動。分兩層:
第一層:“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開宗明義,莊嚴自豪。以對仗的形式寫出,給人以聲勢赫赫、威風凜凜、紅旗招展、陣容嚴整之感。9月9日後,起義軍從破壞粵漢鐵路開始,分別從江西西部的幾個集結地出發,撲向湖南長沙。
第二層:“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這兩句點明行軍方向,語氣急促而斬截明快。“不停留”與“直進”連用,渲染出行軍者昂揚的鬥誌、急迫的心情、加速的步伐和時不我待、日夜兼程的緊張氣氛。讀者似能看見一隊隊手持梭鏢、身背大刀、肩扛土銃洋槍的革命軍戰士們行進在湘贛交界處的崇山峻嶺、田間水邊,白天紅旗引路,夜晚火把照明……似能聽到嘹亮的軍號聲,急促的馬蹄聲和不停的腳步聲。由於工農革命軍由贛入湘,目的是會合平江、瀏陽的起義農民,協同攻打長沙,於是下片詞的表現空間,也由上片的“匡廬一帶”轉入“瀟湘”亦即湖南境內。
下闋,寫起義的根本原因和聲勢。分兩層:
第一層:“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揭示出農民暴動的根本原因和正義性。“重重”,反映壓迫之深;“個個”,強調農民反抗地主階級的普遍性。
第二層:“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寫出了起義的時間和聲勢。“秋收時節”,交代了季節,含有9月9日重陽節之意。“暮雲愁”寫出了“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氛圍。用一個“愁”字作謂語,加以擬人化,突現了氛圍的凝重、激越和悲壯。飽受痛苦的農民和工人實在忍受不住了,懷著數千年做牛做馬的舊恨和對蔣介石、汪精衛大屠殺的新仇,必然產生“霹靂一聲暴動”的結果。“霹靂一聲”承“暮雲愁”而來,黑密的陰雲,飽含著雨滴,必然要產生巨大的雷鳴,這就是暴風雨的前奏曲。
這首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明白曉暢、平中見奇。詞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農戰士的口吻,但“平”中見“奇”,詞句越讀越有滋味;另外采用了口語化的典故。“同仇”來源於《詩經》:“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霹靂”來源於《七發》:“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這樣,少孺皆懂,達到了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
- 參考資料:
- 1、劉漢民、舒欣.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集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6月:56-57
- 2、逄先知.毛澤東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