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的上片寫遭受潘害的怨恨,作者盡情發泄了對人言可畏的險惡環境的憎惡。開頭就說:再也不要與別人爭比新月一樣娟秀的蛾眉了,這隻能惹來麻煩。用突兀而起的筆法,強烈地表現因才遭忌的不平,也可見出作者在下筆時,如骨鯁在喉,不得不發的憤激心情。隻因為這美好的容顏,也不知招來多少謠言和汙蔑,中他痛感小人之口,利於刀劍。既然自古以來不斷的毀謗能夠傷人至骨,點在臂上標誌貞潔的宮砂不可能因誣訴而消褪。在上片中,作者寫了一個可怕的黑白顛倒的世界。流言蜚語的邪風毒化著空氣,貞潔可以被說成淫蕩,美好反而被視為醜陋。這種環境令人窒息,令人憤慨。
下片寫遇讒失寵後,決心貞操自守,表現了退然不同的決裂態度,女主人公手持象征高潔的紈扇,不願作乞憐之態,更不會去祈禱秋風再熱。她自信紅顏未減,寧願與鏡中情影朝夕相對,孤芳自賞。與其以媚態事人,何如“自媚”。從依附於人到自我價值的肯定,這的確是一大進步。這首別出機杼,一反傳統立意,表現出作者在逆境中不失其孤傲的性格。措辭激烈,作斬釘截鐵語,在詞中這已經顯示出一種特殊的風格;而同時柔中有剛,憤激中仍不勝淒惋之感,更為難得。 [3]
這首詞,詞情甚為淒苦,而情緒卻較飽滿,雖然充滿壓抑感,但人物的鬥誌仍然昂揚。上下兩片,前寫積毀之重,內心之悲憤,後寫對待“積毀”的堅決態度,傲然獨立,決不低眉事人,一氣嗬成,人物形象鮮明。寫美人的遭誹謗,美女的“自媚”中,也許有詩人自己生活經曆中的影子。
- 參考資料:
- 1、潘慎,梁海主編.明清詞賞析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09:第4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