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
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
陶彭澤是千古(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
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麽相似啊。

注釋
跋(bá):文體的一種,多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後麵。
子瞻:即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和陶詩:和陶淵明的詩。
嶺南:地區名,指五嶺以南地區。
時宰:當時的執政者,指章悖。
飽吃惠州飯: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官,至惠州安置,時達三年。惠州:現今廣東省惠州市。
彭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東北部。陶淵明曾在此地作縣令,因(願“為五鬥米折腰”而辭官歸鄉。這裏以彭澤指代陶淵明。
處:隱居田園。

參考資料:
1、霍鬆林著.宋詩舉要: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第160-161頁

原文《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 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