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吳王美人半醉》賞析

詩人通過注重描寫西施的容貌、舉止(笑倚、醉舞)、情態乃至生活環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嬪妃的生活情趣,實則以借古鑒今為警戒,影射諷刺現實的不滿,提醒唐玄宗不要國事益非、誅逐忠良、濫事征伐,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全詩輕快流轉,風格率直、大膽、熱烈、活潑,不同於柔靡無力、怨而有傷的宮怨詩。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此敘景起興:荷花雖香,因風而獻媚於水殿,描繪出一幅微風吹動荷花、清香充溢滿殿的景致,詩人因望見“姑蘇台”而托言感懷吳王。可見,裘馬輕狂、狂歌痛飲的詩人,意趣高遠、超曠灑脫。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意指西施酒後帶著醉意跳了幾回舞後,嬌柔無力地微笑著倚坐在東窗下鑲嵌著白色玉石的椅子上。詩人把西子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的形象描繪得細致入微,表現出美人名士、佳人才子的你情我濃、二廂情願,在開放的唐朝盡舒風雲之色。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紗女,出身貧寒,明代的《苧蘿誌·西子傳》就曾這樣描述:“父鬻薪,母浣紗。”她本有理由選擇一種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處吳越接連不斷戰亂之中,而她的情人範蠡又是越王勾踐的得力謀士,在所謂的“國家大義”麵前,西施不得不作出一個極其與人性相違背的選擇,遠離範蠡,被勾踐送到吳國,從而誘使吳王夫差荒淫無度,慵理國事,從此“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最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滅吳計劃得以實現。

此詩表現形式輕快流轉,風格率直、大膽、熱烈、活潑,不同於柔靡無力、怨而有傷的宮怨詩。詩人通過注重描寫西施的容貌、舉止(笑倚、醉舞)、情態乃至生活環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嬪妃的生活情趣,實則以借古鑒今為警戒,影射諷刺現實的不滿,提醒唐玄宗不要國事益非、誅逐忠良、濫事征伐,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參考資料:
1、王堯衢.唐詩合解箋注: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212

原文《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唐代] 李白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