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春》賞析

這支小令以一位閨中女子的口吻抒發其盼望離人歸來而久久未歸的哀怨情愫。曲子以“歸”為詩眼。首句“子規啼”,因其聲若“不如歸去”,能發閨婦懷遠之情。二、三句妙用三個“歸”字,貼切、自然流暢,強烈地傳達出思念的情感。在飄飄柳絮襯托之下,“添”字尤見精神,準確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態。末句寫眼前景,以雙燕銜泥營巢繼續映襯和強化濃鬱的思念和獨寂之情。全曲運用既典雅又通俗的語言,蘊藉含蓄地表現閨中少婦綿綿不斷的相思之情。

此曲首二句“子規啼,不如歸”,既寫景,又寫時。春天的杜鵑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聲聲響在少婦耳旁,深深觸動了她懷念遠人的情懷。所以第三句寫道:“道是春歸人未歸。”由於盼人人不至,精神飽受折磨,於是引出“幾日……絮飛”兩句。“幾日憔悴”是從外形上描繪其愁苦。接著又進一步從內部揭示少婦心靈上的創傷。

“虛飄飄柳絮飛”,表麵寫的是景,實際是比喻少婦的心理狀態。少婦因情侶久去不歸,在外是凶、是吉、是禍、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擔心。因而心緒不定,忽上忽下,正如虛飄飄的柳絮,無所適從。作者這樣從外而內兩個方麵刻畫,便把一個愁苦的少婦在等待中度過了一個漫長的春天,同時也使下句的“一春”有了依據。

既然少婦一等再等,結果九十春光已過,不僅人未歸,連消息也沒有得到,最後就不能不傷感地明確點出“一春魚雁無消息”了。在這七個字中,雖未著一“思”字,而少婦思念遠人的熾烈感情已溢於言表。不用說,這時的少婦痛苦已極,淒迷紛亂,百無聊賴。妙的是作者未從正麵明寫這種感情,而是宕開一筆,用“則見雙燕鬥銜泥”來反襯。燕是“雙燕”,它們為築愛巢在比賽著銜泥。此情此景,和孤居獨處、落落寡歡的少婦形成鮮明的對比,不禁使人又添幾分苦澀。

此曲開頭以子規鳥的啼叫引起少婦的思念,用的是比興手法。中間寫少婦的離別之苦,由表及裏,層層深入。最後用雙燕銜泥反襯少婦的孤獨之苦。全篇緊緊圍繞一個“春”字,從各個側麵描繪,突出了少婦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參考資料:
1、王學奇 等 .元曲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 :73-74 .

原文《大德歌·春》

[元代] 關漢卿

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