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禽》這一詩題,是動物的擬人化,實際就是自己的身世寫照。
詩的前四句說自己不畏南方之氤氳瘴氣而來到東蜀柳幕任職,雖能見知於主人,卻無奈困於小人的讒口,備受嫉恨與排斥。詩人覺得自己像銜石填海的精衛鳥和銜蘆遠飛的孤雁,小石終不可能填平大海,而孤雁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一切不可預知的襲擊。這正是詩人在梓州柳幕遭際艱危的寫照。詩人懷抱理想不辭辛勞自北南下,能得一枝之棲已屬難得,然小心力勞,不但理想抱負依然落空,競連生存本身亦重重困阻且時有隱憂。因此詩末興起遠離避禍之想,以反詰句自問:像幹鵲一樣有“知來”之智,為何不飛向雕陵以遠害呢?這是企盼之詞,飽含著詩人難言的苦衷,內心焦慮而痛苦、自怨自艾而又無力自拔之意躍然紙上。然而就像填海失敗、避獵未成的精衛鳥和秋雁,雖然弱小,卻有著填平大海的願望和衝破強敵艚繳的鬥誌,詩人懷抱理想、風節耿耿,非但沒有表現萎靡猥瑣的姿態,反而洋溢著堅忍不屈的精神,盡管他最後遭到偃蹇的何運,卻以其卓具雄心、英姿勃勃的形象而能引起人們的讚美和同情。
全詩比喻巧妙,用典貼切,即鳥即人,物我一體,正如紀昀所讚:“字字比附,妙不黏滯。”為詠物之佳作。
- 參考資料:
- 1、四川省三台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四川省三台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