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螢》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詠物詩,作者借詠流螢表達了物雖小而不礙其光華的哲理,同時又借物自喻,寄寓身世之感。因有所寄托,因而別具情致。

此詩前兩句從流螢的飛翔之形、發光之態的角度開始寫,“流光小”與“弱翅輕”襯托出了螢火蟲的弱小。這種手法,有點類似唐朝李嘉的《詠螢》:“映水光難定,淩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簷楹。”此詩通過螢火水上輕舞、空中展翅、風吹不滅、露洗還明、輸光伴夜讀、流連在楹簷等形象的刻畫,突出了其飛翔之姿、發光之征。但虞世南的詩並不以繪形為目的。詩的三、四兩句則由表及裏,一下子窺視到螢的內心世界:“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多麽頑強的個性,多麽可貴的追求,盡管自己的生命弱小,但它不甘默默無聞,不願自暴自棄,偏要在暗夜中閃光,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存在,執著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那出現在讀者眼前的螢火,就不是一隻小小的飛蟲,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精靈,一個個性獨特、胸懷不凡的剛毅之士,其偉岸形象,令人肅然起敬,又促人深思猛省。

《老子》雲:“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意思是說,道雖然是無名而質樸的,很小不可見,但是天下誰也不能降服它,令其稱臣。人生在世,應該努力進取,刻苦學習,即使先天條件不足或有所限製,但是無礙於人通過後天努力獲得學識。這首小詩也即闡述了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

參考資料:
1、王定祥,黎時龍編著. 唐人詠物絕句評注選繹[M].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2.12.第55頁
2、韓達編著. 古代哲理詩詞三百首[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14.09.第40頁

原文《詠螢》

[唐代] 虞世南

的曆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