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樞》通篇口語,可以將這首詩理解為一位友人的熱心勸勉,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擁有財富卻不知享用,也許是斟為節儉,抑或是因為生性吝嗇,又或者是因為忙於事務沒有時間,無法過上悠遊安閑的生活,無法真正地享受人生,因此,不禁怒從中來,言語激烈,嚴厲警醒,一片赤誠。
第一漲中“山有……,隰有……”是起興之語,與後文中所詠對象沒有多少聯係,隻是即興式的起興。首章言友人有衣服車馬,但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使用,作者以為應該用“曳”、 “婁”、 “驅”、 “馳”的方式,盡情享用它們,否則自己死去之後,隻能留給別人。這裏的“曳”、“婁”,是一種非同一般的穿衣打扮方式,不同於日常, “驅”、 “馳”所指的也並不是尋常意義上的趕路,而是郊遊等娛樂活動,代表一種安閑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與第一章相似.隻是把筆觸轉向房屋鍾鼓,說它們需要“灑掃”、“鼓考”。可見主人並不是吝嗇,而足節儉或太忙,因為越是吝嗇的人,越會對自己的財物愛惜得無以複加,一定會把它們收拾得整齊幹淨,不會“弗灑弗掃” 再結合主人空有編鍾大鼓,卻從來都不敲不擊,可以推測出主人真的灶忙。雖然家資殷富,但沒有享樂的時間和閑心。
第三章是整個詩篇的重點,關鍵四句為“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濤作三章都是口語,到這裏突兀地出現了“喜樂”和“永日”兩個內涵深遠的詞,顯得不同尋常。關於“喜樂”的意思,有評論者提出是“詩意地棲居”、“詩意地生存”,“永日”為“延日”之意,即延長自己的生命,使生命變得美好而雋永。這兩個詞.將詩的意誌和內涵提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使得通篇口語和直接言死的粗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
由此,整篇文章的脈絡和內涵變得清晰:作者和友人都是貴族階級,家資殷富,但他們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詩人的主張是,生命是短暫的,應該及時行樂,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喜樂,達到永樂。而那個側麵描寫的友人,則主張努力工作,認真創造價值。這首詩作,就是在討論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加有價值,詩意深刻之處正在於此。
- 參考資料:
- 1、沐言非編著,詩經,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3,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