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號懶堂,慈溪(今屬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試禮部第一,即狀元(進士及第),授臨海尉。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遷秦鳳路提刑,提舉兩浙常平。後任監察禦史裏行,與李定同劾蘇軾,是為「烏台詩案」。進知雜禦史、判司農寺,拜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後為禦史中丞。崇寧元年(1102)知南康軍,京以開邊功,由直龍圖閣進待製,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東都事略》有傳。今存趙萬裏輯《舒學士詞》一卷,存詞50首。

評價

舒亶在烏台詩案的表現曆來成為他人生的汙點。舒亶的行為固然有“過頭”之處,特別是將蘇軾的一些詩句與文章“上綱上線”,確實有悖“君子之道”,為後世所鄙視。但是,他與蘇軾主要是由於政見與觀念不同而導致的矛盾。蘇軾看到了新法實行中的弊端,看到了變法帶來的混亂,因此以詩歌形式表達他的意見。而舒亶積極讚成並參與變法,且性格執拗,在他看來,蘇軾雖名高天下,但反對變法、詆毀皇帝就是大罪,就是犯法。

此外,彈劾張商英一事,也反映出舒亶類似的文人品性。張商英是新黨的重要人物,為四川新津人,與舒亶同為新黨中的王(安石)黨30人之列,是有恩於舒亶的同黨中人。據《宋史》記載,這位權重位高的新黨領袖人物,給了舒亶一封信,並將女婿的文章讓舒亶指點,結果舒亶不僅不予指點,而且“恩將仇報”,將張商英的信和女婿文章送到皇帝那裏,並彈劾張商英以宰輔之重幹擾諫官的工作。結果張商英被免職貶為江陵稅官。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