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

王翱(1384-1467)明代大臣,字九皋,出生於今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王帽圈村。永樂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行人,宣德初擢禦史,英宗即位,升右僉都禦史,出鎮江西,懲貪治奸,七年冬督遼東軍務,景泰四年為吏部尚書,天順間續任,為英宗所重,稱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曆仕七朝,輔佐六帝,剛明廉直,卒諡“忠肅”。

人物生平

嚴懲汙吏
王翱生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二月十二日(1384年3月4日)酉時。

永樂十年(1412年),為邑庠弟子員。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1415年),王翱在北京參加會試,成為貢士。當時成祖朱棣想定都北京,並任用北方的士人。王翱兩試都是上等,朱棣非常高興,特地召見他,賜給飲食,改任庶吉士。永樂十七年(1419年),被任命為大理寺左寺正。永樂十九年(1421年),因父亡故,王翱回鄉守製,三年後回京。

永樂二十三年(1425年),被降為行人。

宣德元年(1426年),因重臣楊士奇的推薦,王翱升任禦史。當時官員有罪,不問輕重,都允許贖罪複職。王翱請對犯貪汙罪的官員,隻許贖罪,不許複職,以懲治貪汙。明宣宗采納他的建議。

軼事典故

王翱請客
古人雲:“守身如玉當慎初”。身為朝廷命官,王翱始終不忘這句古訓。
王翱從小家貧,年幼時受到過許多父老鄉親的幫助。做官不忘故鄉情,王翱想請請眾鄉親。鄉親們像過年一樣,換上幹淨衣服來到王翱家作客。都說“王翱小子有良心,當官不忘窮鄉親。今兒個總算借王翱的光,開開眼界,開開胃口了”。

終於開席了,先上了一桌子北京西山的“一兜蜜”大紅柿子。這窮鄉僻壤很少吃到柿子,大家都忘了禮讓,隻聽見排山倒海、呼嘯龍吟的吃柿子的聲音。 其中有個叫王二噶古的,卻隻吃了一個柿子——他等著吃下麵的山珍海味呢。可是柿子吃完了,天都快黑了,卻連一個冒著熱氣的菜也沒等來,更別說什麽山珍海味、珍貴名酒了。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