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 的 評價

程顥、程頤經學思想以“經所以載道”和以義理解經為基本綱領,並在經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天理論哲學,完成了倫理型儒學向哲理型儒學的轉化,亦是經學史上的宋學發展為思想史上的理學的重要標誌。二程以新儒學的義理來闡釋儒家經典,是其與前代儒學的基本區別,具有新的時代特征。二程創立的天理論哲學代表了宋代理學發展的主要趨勢,二程確立了理學的道統論,由此體現出其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程顥和程頤世稱二程,他們在中國儒學思想發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儒學第二次複興的主要骨幹人物。可謂宋學(注:一般指稱宋代的儒家學術,學界也有指宋代學術總稱)泰鬥。

《辭海》:程顥,教育家、哲學家。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

二程創立的理學,是用“理”將儒家經典思想的豐富內容予以涵蓋,提出了社會治理和人們安身處事應遵循的原則和規範、道路與方法。二程理學是對孔孟儒學的繼承與發展,它繼承了儒家經典中仁義禮智信等心性修養,將成德成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哲學的最高理想;同時又有新的發展和創新,在吸收佛教思辨的基礎上,給儒學增添了辯證內核。二程理學中包含著理性主義因素,倡導理性地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對事物的認識要持中,不走極端;就社會治理來說,要順應天理、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就人與自然的關係來說,要節製人的過分欲望。二程理學的核心內容,包括成德、成聖的道德修養觀,“中、正、誠、敬、恕”立身處世原則,“公、德、仁、順、和”治國理政之道和義利觀,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深刻而廣泛。一些經典格言(如天理良心、誠心誠意、天理難容等)已融入人們的思想和口語中,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程顥不僅僅是一位理學家,還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不僅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實幹家。

程顥作為一代大儒,對中國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讓人驚異的是,程顥不僅僅是一位理學家,還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員;不僅僅是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實幹家,他在州縣基層任職多年,心懷天下,政績卓然。

1085年(宋神宗元豐八年),程顥逝世,終年54歲。他逝世後,宰相文彥博為其題寫墓碑,送他“明道先生”四個大字。程頤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評價他:“使聖人之道煥然複明於世,蓋自孟子之後,一人而已。”

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禦史裏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隻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後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