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 的 人物生平

天潢世胄的家世
李覯本姓相傳姓潘,李姓是因他先祖南唐烈祖李昪為了統治的目的亂認祖宗造成的。說起他先祖李昪那可是一位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那戰亂紛飛的時代,李昪是一個孤兒,出身低微,因聰明伶俐又作戰勇敢而被當時一位叫徐溫的大將收養為幹兒子,於是他將本姓名潘知浩改姓徐知浩。徐知浩有勇有謀,在近二十年的精心經營中擊敗諸多對手,逐步建立自己強大勢力,並從楊氏吳國篡得帝位。初期改國號齊,後改為國號唐(又稱南唐),並亂認唐玄宗為他的先祖,又改姓李名昪。從此他將徐知浩又改姓名為李昪。這位被後人稱為南唐烈祖的李昪把南唐經營得很是有聲有色,他采取輕徭役、勸農桑、興科舉、建書院等策略,促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當時的南唐比起中原各國可以說是“世外桃源”。李昪有一位庶出的兒子叫李景芳的人。李景芳時封金吾衛國上將軍,生有三子,老大官封五中丞、老二封為六府君,老三封七大夫,這三位兒子都居住在撫臨上慕鎮(今天的金溪秀穀鎮)。這三位據李氏宗譜記載,他們自認為“吾固南唐之裔,皆為帝王之後,竟無尺土之封”,心中憤憤不平,並同當時三齊王有隙。於是,他們與外甥彭氏一同密謀發動兵變,臨兵變時彭姓外甥臨陣倒戈,引兵反攻,於是這場內訌胎死腹中。七大夫臨行刑前發誓說:“吾子孫與彭氏婚者,吾不佑也”。六府君名昉“初無戰誌”,又看見形勢不妙,就攜妻帶子匆匆忙忙連夜從上慕鎮逃至當時南城縣六十三都長山隱居。這就是李覯先祖家世曆史的大略。所以北宋李覯文壇好友歐陽修稱他為“天潢世胄”,應該不錯。

自幼聰穎
李覯自幼聰明好學六七歲始“習字書”,十二歲就能寫文章。十四歲父親去世,母親“墾閱農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誌》),得免凍餒之苦。服喪三年,十七歲始出外遊學。二十歲以後,文章漸享盛名。

科舉受挫
李覯也象其他讀書人一樣,想通過科舉,登上仕途,幹一番事業。但是,他在科舉仕進的道路上卻一再受挫,未能如願,自歎“生處僻遐,不自進孰進哉!”景佑年間,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尋求仕進之途,毫無結果而歸。次年,參加鄉舉,又名落孫山。慶曆元年(1041),應茂才異等科,有旨召試。李覯入京,又未中選,在京城“憂愁經歲”,抑鬱不鄉。遭受這幾次打擊之後,遂無意仕進,隱居著述。南城立學,被聘為郡學之師。創立盱江書院,教授自資。

創建書院
李覯屢試科舉不第,以教學為生,創建"盱江書院",從學者常有數百人。後經範仲淹推薦,任太學助教、直講,卒年五十歲。北宋時期的江西學風重經世致用,這一學風,由歐陽修倡之於前,王安石得君行道於後,而李覯則是處於其間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代表。

重經世致用
他的許多思想給予範仲淹"慶曆新政"理論上的支持,又是後來王安石"變法"的思想淵源。由於重經世實用,在經學卜李覯頗重《禮》學,《周禮致太子論》五卜-篇是其"通經致用"的理淪代表作,王安石後來作《周禮新義》不無影響。由於重實用,所以李覯反對孟子,著有《常語》以駁孟子思想,反對所謂的"重義輕利",認為"焉仁義而不利者乎?"(《李覯集·原文》)成為宋學中"非孟"思潮的驅者。學術上以儒學為宗,反對佛、道二教,是慶曆之際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覯著作有《盱江文集》,今有校勘標點本《李覯集》,其中《禮論》、《周禮致太平論》和《慶曆民言》等是其思想和學術的代表作。

不拘舊禮
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一時儒宗”,四方學子前來就學者常數十百人,曾鞏、鄧潤甫等都是他的學生。後得範仲淹、餘靖等推薦,皇祐二年(1050),旨授將仕郎,試太學助教。嘉祐二年(1057),用國子監奏,召為太學說書如故。嘉祐四年,令其權同管勾太學。因遷葬祖母,請假還鄉。八月卒於家。

李覯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於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後。為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