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振 的 人物生平

馮子振(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客,怪怪道人,湖南省攸縣人。(子振贈朱君壁詩作於是月)以後年在七十一歲。以外仕為承事郎,集賢待製與天台陳孚友善,孚極敬畏之,自以為不可及。 子振於書無所不記,當其篇文時,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俟子振據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輒盡。事料醴鬱美如簇錦,嚐著居庸賦,首尾幾五千言,傳誦一時,有海粟詩集存元詩選中。所作散曲至多。今存小合四十餘首,以鸚鵡曲篇最著名,大德六年(公元一三零二年)作於大都。《馮氏族譜》又載其生於寶?元年(一二五三)。仕至承事郎、集賢待製。為人博聞強記而才氣橫溢;文思敏捷,下筆萬言,倚馬可待;以文章稱雄天下。《元史·儒學傳》謂:“天台陳孚其為詩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鑿。攸州馮子振其豪俊與孚略同,而孚極敬畏之,自以為不可及。子振於天下書無所不記;當其為文也,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俟,子振據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輒盡。”著有《居庸賦》,首尾五千言,雄渾正大,閎衍钜麗。曾與元代中峰禪師唱和,有《梅花百詠》一卷。所作散曲小令,或寫個人閑適生活;或歎世、羨仙;或即景生情、抒懷寫誌;或登臨感興,吊古傷時;多勁逸而瀟爽。今存散曲小令共四十四首,其中四十二首均為〔鸚鵡曲〕。大德六年(一三○二)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聽歌女演唱白賁〔鸚鵡曲〕,此曲韻險,無人和韻作新辭。因友索和,一時興發,按原韻和作四十二首,甚為有名。元·宋景濂稱其詞“橫厲奮發”,“真一世之雄”。貫雲石稱其詞“豪辣灝爛,不斷古今”(均見《陽春白雪序》)。馮子振退隱後,貫雲石曾寫有《寄海粟》,以三國時的陳登喻之,可見馮子振的為人與個性。曾著有《海粟集》,今人王毅輯有《海粟集輯存》。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製,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於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