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的 軼事典故

宋順帝升明初年,蕭道成(後為齊高帝)輔政時,荊州刺史沈攸之忠於宋,舉兵反對蕭道成。蕭道成詢問江淹,江淹向他陳說蕭道成必勝而沈攸之必敗的五條原因。第二年沈攸之果然戰敗自殺身亡,江淹也因此而甚得齊高帝賞識。齊東昏侯永元年間,崔慧景造反,率叛軍圍困京城建康,城內士族官僚紛紛投身於叛軍門下,隻有江淹稱病不往。崔慧景很快兵敗,眾皆服江淹有遠見。後來蕭衍帶兵至新林(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士族官僚對他並沒有看好,人人安之若素,而江淹卻脫去官服,投奔蕭衍。後蕭衍稱帝,江淹得到重用。

江淹為官清正,不避權貴,直言敢諫。宋後廢帝劉昱即位“多失德”,劉景素又偏聽偏信左右之言,政局岌岌可危。江淹從容直諫,劉景素怒而不納,江淹贈詩十五首以諷諫。江淹任禦史中丞時,彈劾中書令謝朏、司徒左長史王繢、護軍長史庾仲遠。也曾奏前益州刺史劉悛、梁州刺史陰智伯有髒物寶貨成千上萬,並拘捕了他們,交朝廷治罪。其他被檢劾論治的違法官員更是不勝枚舉。齊明帝曾當麵稱讚江淹:“從宋代以來,不曾有嚴明的禦史中丞,君今天可說近代獨一無二了。”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曆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曆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誌。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