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八仙

指唐開元年間長安市上的八位嗜酒好仙的“酒仙”:一仙 賀知章、二仙讓皇帝李憲長子、汝陽王李璡、三仙唐太宗長子、恒山王李承乾的孫子、清和縣公李適之、四仙 崔宗之、五仙 蘇晉、六仙 李白、七仙 張旭、八仙 焦遂。出自唐 杜甫《飲中八仙歌》。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市上“飲中八仙”的醉後之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製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李適之

李適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幹之孫。李適之早年曆任左衛郎將、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陝州刺史、河南尹、禦史大夫、幽州節度使、刑部尚書。天寶元年(742年),李適之拜相,擔任左相,封清和縣公。他與李林甫爭權,但卻不敵落敗,被罷為太子少保,後貶宜春太守。天寶六年(747年),李適之聽聞韋堅被殺,畏懼自盡。

崔宗之

崔宗之,名成輔,以字行。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曆左司郎中、侍禦史,謫官金陵。與李白詩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詩一首。新唐書《李白傳》載,崔宗之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 李璡、李白、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酒中八仙)。其中崔宗之稱為四仙:“四仙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

蘇晉

蘇晉(676—734),數歲能屬文,作《八卦論》。吏部侍郎房穎叔、秘書少監王紹,見而歎曰:“後來之王粲也。”應進士,又舉大禮科,皆上第。先天中,累遷中書舍人,崇文館學士。明皇監國,每有製命,皆晉及賈曾稿定。數進讜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職歸侍。開元十四年,為吏部侍郎。知選事,多賞拔。終太子左庶子。詩二首。李適之與賀知章、李璡、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共尊為“飲中八仙”。

張旭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