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颺颺,做盡輕模樣。半夜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
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上金釵。
譯文
雪花飄飄灑灑滿天飛舞,一副輕盈瀟灑的模樣。半夜隻聽得窗外大雪下的沙沙作響,壓折那院中梅樹和竹枝。
第二天起床便迫不及待的掀開簾子,隻見片片雪花迎麵撲來。無奈房內熏爐中的煙霧一下就將身上的雪花全部融化了,隻能看著雪花變成熱氣騰騰的霧氣升騰而起,輕輕地籠罩在她那插有金釵的頭上。
注釋
颺颺:飄揚貌、飛舞貌。
朱樓:閣樓。
向曉:拂曉。
雪,自古以來就一直備受著人們的青睞。自東晉謝家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它似乎更成了後世文人反複詠唱的對象。
“悠悠揚揚,做盡輕模樣。”黃昏之際,作者看見了雪花在漫天飛舞。“輕模樣”,輕盈的模樣,此形容可謂貼切傳神。五百多年後,納蘭容若寫了一首《采桑子》的詞,開頭就化用孫道勳的這句:“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納蘭公子闡明了自己的觀點:我並不是喜歡雪花那輕盈悠揚的模樣,我之所以喜愛它,完全是因為它生有人間絕無僅有的,那一種孤寂而又冷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