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士

[先秦] 佚名 [简体]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彼君子女,謂之尹吉。我不見兮,我心苑結。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餘。匪伊卷之,發則有旟。我不見兮,雲何盱矣。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日京都的人士,穿著狐裘毛色黃。他們儀容沒改變,說話出口就成章。回到西周舊都城,引得萬民仰首望。
當日京都的人士,頭戴草笠絲帶飄。嫻雅端莊君子女,稠密頭發如絲絛。不見往日的景象,心裏鬱悶又苦惱。
當日京都的人士,塞耳晶瑩真漂亮。嫻雅端莊君子女,人稱尹吉好姑娘。不見往日的景象,心中鬱鬱實難忘。
當日京都的人士,絲絛下垂身邊飄。嫻雅端莊君子女,卷發猶如蠍尾翹。

不見往日的景象,跟隨他們身後瞧。
不是故意垂絲帶,絲帶本來有餘長。不是故意卷曲發,頭發本來向上揚。不見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憂傷。

鑒賞

此詩共三十句,按毛詩的分法,分為五章,每章六句。全詩皆用賦法,平淡的敘述中寄寓著濃烈的感情內容。

第一章開頭便以“彼都人士”仿佛是稱呼又像是敘述的句子,同時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一個“彼”字,浸透了詩人的物換之慨,星移之歎。詩中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麵:一位飽經亂離之苦的老人正在用略顯蒼老的聲音告訴後人:“那個時候的京都人士啊……”“狐裘黃黃”是衣著,“其容不改”是容止,“出言有章”是言語,無論哪個方麵都雍容典雅,合乎禮儀。

創作背景

此詩主要是懷念舊都執政者之美,當是貴族舊地重遊,物是人非,傷感憂思不已而作的。大概是周平王東遷之後,舊日的一位貴族回到了西周,他不改舊日儀容。他的女兒閑雅端莊,黑發上翹,十分可愛。西都的遺民都很仰慕他,因而勾起了詩人對舊日京都人物儀容的思念,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4-115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52-555
3、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9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