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

[五代] 佚名 [简体]

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注釋

五兩:原作“五裏”,“五裏”應為“五量”,即“五兩”。
閃爍:原作“陝汋”,音近而誤。

鑒賞

這是敦煌曲子詞中的一首,篇幅不長,卻多變化。起首“五兩竿頭風欲平”。

五兩,古代候風的用具。用五兩(一說八兩)雞毛製成,故名。係於高竿頂端,用來測占風向、風力。“兩”或作“裏”,“裏”是“量”的形誤。六朝以後,“兩”、“量”常常通用。風欲平,是說風力轉弱。顧況《五兩歌送張夏》:“竿頭五兩風嫋嫋,水上雲帆逐鳥飛。”船原先停泊在避風的港灣。船夫好容易從侯風器覘得風勢轉趨平緩,趕緊拔錨啟航。但駛出港灣時遇上打頭風,逆風劃船,走得很慢,所以說“覺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