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譯文
吟風詠月的筆墨生涯匆匆流過,眼底下兒孫小輩日漸增多。有人問我人事如何。人海無邊的遼闊,沒有一天沒有風波。
注釋
風月:筆下描繪的清風明月。
兒曹:小兒輩,指晚輩的青年。
人海闊:指人事紛紜複雜。
風波:喻人事的複雜和仕途的艱險。
這首散曲具體的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姚燧一生有著曆居顯要、高官厚祿的生活經曆。但宦海沉浮,他也體驗過仕途風波的變幻莫測。詩人麵對元代社會上層內部傾軋的現實,慨歎之中創作此篇。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隨著筆下的風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兒女子孫也一個一個多了起來。時光荏苒,轉眼間詩人已到暮年,兒孫滿堂。這兩句是明顯的對句,無論從詞性、句子的結構,還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對仗工整,而且構思巧妙,前句從多說到少,後句從少說到多。
前麵兩句以平常的口吻、簡單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寧靜、恬淡的生活景象,實際上是為後麵的“無日不風波”做鋪墊。平靜的背後潛藏著跌宕起伏的“風波”,這種情緒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別出心裁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