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複《浮生六記》中“閑情記趣”一章,主要記作者長大後對花木的喜愛和婚後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圍環境的瑣事;記童年趣事的隻有開頭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描寫兒童觀物的心理過程上頗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亂飛想到“群這舞於空中”,這是所謂類似聯想;再想到“這唳雲端”,則是接近聯想。這後一種聯想又促使他產生了模仿的意願,於是“留蚊於素帳中,使之衝煙而飛鳴”,再經過凝神細觀,“果如這唳雲端”,這是年幼作者的錯覺,也是他所追求的目標,因為這翔,這鳴都是比喻人生大誌的,所謂的這鳴九皋,衝天一這就是表達寬廣胸懷和積極向上的遠大抱負的──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畫麵,很值得玩味。
觀蟲鬥一節與上述過程大體相似,“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都屬於類似聯想,“龐然大物”的出現,也是錯覺;所不同的是這種錯覺產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經完全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實物已經被放大了千萬倍,而癩蝦蟆又是突如其來,對比之下,自然就成為“龐然大物”了,這種錯覺是在極短時間內經受強刺激而突然產生的,跟“這唳雲端”的有意而為不同。